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下一度》的《来自海边》到底来自谁?

(2012-10-15 12:10:43)
标签:

倒寒先锋

打假勇士

方舟子

倒韩

摆渡叟湖

教育

分类: 倒韩文汇

2012年3月27日@不加的喂龙 分析了《零下一度》中的《来自海边》。发现韩寒出版的版本和韩仁均《儿子韩寒》中的内容存在差异,这两个版本的差异表明《来自海边》还有一个原始版本,韩寒抄了一遍,韩仁均抄了一遍。韩寒《来自海边》手稿据说是2000年1月17日-19日完成于松江肯德鸡。

我基本上认同这个观点,并补充说明此文的来源如下:

韩寒《来自海边》的这一段是这么说的:

“在我这近20年里,和海交情最深的莫过于一次在海边过夜。……其实那天是被迫的,并不是三毛情结发作。……那一夜躺在海边一个高地上,排除发海啸的可能性,那里是绝对安全的。那个高地旁边有更高的地掩护,……然而,到后来就吃不消了。平日我衣服穿得极少。严冬也顶多一件衬衫、一件防水外套,这是为以后去西藏作准备。可那夜到12点后,觉得脚趾冰冷,没有一点知觉,被人割去几个恐怕也不知道。雪上加霜的是,旁边五米处一对情侣正在亲热,不顾我浑身寒冷,也不懂得有福同享,三个人一起抱着多暖和。强大的反差使我更冷,兜里几个孔方兄不够住店,又没有通宵的茶坊和咖啡屋可去,只好退缩去坝后边的国际轮滑中心。当我站起来时,那对情侣吓了两跳,原来没发现我,难怪爱情是盲目的。对不住了。”

《儿子韩寒》是这么“引用”《来自海边》的:

“那一夜躺在海边一个高地上,排除发海啸的可能性那里是绝对安全的。那个高地旁边有更高的堤掩护,吹不到风,八九点钟就躺在上面,一动不动看着星星,大有被人收尸的危险。……然而到后来就吃不消了。平日我衣服穿得极少,严冬也顶多一件衬衫、一件防水外套,可那夜到十二点后,就觉得脚趾冰冷,没有一点知觉,被人割去几个恐怕我也不知道。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旁边五米处一对情侣正在亲热,不顾我浑身寒冷,也不懂得有福同享三个人一起抱着多暖和……”

喂龙提出:韩仁均版本“大有被人收尸的危险”在韩寒版本里面没有,率先出版的韩寒版本里“这是为以后去西藏作准备。”在韩仁均版本里没有。韩寒和韩仁均各自抄写了另外的第三个版本。

我认为韩寒抄写是原装抄写,不会修改,而韩仁均会进行即兴修改,所以应该是韩仁均增加了“收尸”,并删除了“西藏”。韩仁均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来自海边》并非如韩寒、韩仁均说的是韩寒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原因如下:
《儿子韩寒》里对这篇文章的诞生是这么说的:

“第二次高1一开学他就“犯”事了。开学不到一个星期,班主任老师就一个电话告到家里,说是韩寒上第一堂语文课时就和语文老教师李老师吵起来了。……当晚在电话里骂过后,等韩寒星期五回来又骂。……他母亲一怒之下,要他滚出去。韩寒也来了倔脾气,真的拎起书包“滚”了出去。……他是第二天上午回来的,说是在石化海边过了一夜,很开心。我跟他谈了许多话,并要他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许再这样了。他答应了。”

根据以上信息,韩寒那次在海边露宿发生在第二次高一留级开学后的第一堂课之后的星期五。开学是9月1日,韩寒回家被骂去海边过夜的那个星期五应该是1999年9月3日,农历7月24日,中秋前的20天,天气应该是很舒服的吧?但是看《来自海边》中描写的情况,可以“路有冻死骨”了。因此韩寒和韩仁均说韩寒根据那天的经历写的《来自海边》是撒谎的,作者另有其人。

“当我站起来时,那对情侣吓了两跳,原来没发现我,难怪爱情是盲目的。对不住了。”那对情侣是不是1995年底在青岛或者是上海的海边被冻得够呛的周云蓬和女友呢?

《来自海边》里的另外一句话也泄露了天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年前我在青岛几近透明的海水里摸到一只海星”
一般人在海边踏浪,水不深,透明的海水,你一眼就可以看到海底的沙滩,什么贝壳海螺壳都是一目了然的。可是,作者居然用“摸”这个词,那个时候视力非常好的韩寒,需要“摸”么?摸是在看不清楚的状态下完成的捕捞动作。

根据《歌者夜行》记载,圆明园画家村1995年10月解体后,周云蓬和当时的女友去了青岛,新年前到了上海,再去杭州。他是可以在青岛海边出现,也可以在上海海边出现。在2000年,“几年前我在青岛几近透明的海水里摸到一只海星”非常符合周云蓬的经历。

韩仁均引用出版时神秘消失的那句话“这是为以后去西藏作准备。”是为了保护代笔真相不暴露删除掉的。但是当年没有想到将来有一天人们会逐字对比被发现,真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银”是什么呢?

《零下一度》出版后,周云蓬2001年4月去了西藏。而韩寒虽然作品里面有说去西藏,真正去的时间已经是2007年底的事情了,还是路金波组织的活动,谁有去西藏的理想呢?

《来自海边》里面有很多看上去是韩寒的生活内容,作为编辑的韩仁均,修改增加这些内容,有《三重门》的经验,轻车熟路,不是问题。

韩仁均说韩寒在2000年2月22日整理完毕《零下一度》全部文章的说法仍然是谎言。因为《零下一度》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说是寒假“开学不久,松江二中给韩寒调整了宿舍”后写的。2000年寒假开学日期是2月21日,开学不久不是开学当天,应该是后几天,韩寒能在2月22日前就写好《那些人那些事》么?

实际上,周云蓬从2000年就已经开始给韩寒代笔。《来自海边》和《小镇生活》等几篇短篇小说一样,是周云蓬根据自己生活经历和感受写的。韩寒2000年4月底去北京把这几篇小说拿回了上海,充实到《零下一度》里面,并把《小镇生活》发表在《萌芽》2000年第6期上。2000年8月《零下一度》出版。 

嗨!就到这儿吧!休息,休息一会儿!

 

                                             来源:http://www.daohan.org/html/20121015/618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