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错的太固执,还是纠错的太认真?

(2011-05-23 05:51:48)
标签:

林荫道

林阴道

撼捍

语文教材

故宫

摆渡叟湖

文化

分类: 我的时评
当“江洋大盗”石柏魁盗出了故宫一个实在不该错的“撼”字这一波未平,小学语文教科书上面“林阴道”另一波又起,咱们中国汉字真的太麻烦了。
 
其实,麻烦的并非中国汉字,而是面子,是那些出了错别字的责任方死要面子活受罪。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问题是出现了错误,当纠错者指出这个错误的时候,作为出错方面完全不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拒不认错,只能是错上加错,不仅一点也不能顾全自己的面子,反而会更加丢了自己的面子。
 
就像故宫方面最后不得不承认“撼”字的确错了一样,如果他们当初就勇于承认,结果不会如此糟糕。而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林阴道”,责任方居然又像当初的故宫那样拒不认错,这样下去的结果可能会比故宫还要糟糕。故宫仅仅是主要领导的面子怕丢不起,而小学语文教材你知道有多少孩子正在读书吗?你知道教科书上的汉字对他们来说那就是一点也不能出错的天书吗?
 
摆渡叟湖最后只想问问,到底是出错的太固执,还是纠错的太认真?
 
 
 
附: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社会新闻

小学语文课本"林荫道"写"林阴道" 出版方称没错

2011-05-22 06:48:00     作者:    来源:扬子晚报  

关键词:林阴道;林荫道;小学一年级语文;统读;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
[提要] 前几天,故宫(微博)一个别字“撼”原应为“捍”,让全国人民热烈地讨论了一把。近日,一苏州网友在其博客上称,他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不过,当他在女儿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看到“林阴道”一词时,却产生了极大的质疑:记得自己一直学的是“林荫道”。对此,教材编写者解释说“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止出现混淆,所以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

W020110522245805005204.jpg

小学课本上的“林阴道”。

  前几天,故宫(微博)一个别字“撼”原应为“捍”,让全国人民热烈地讨论了一把。近日,一苏州网友在其博客上称,他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不过,当他在女儿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看到“林阴道”一词时,却产生了极大的质疑:记得自己一直学的是“林荫道”。对此,教材编写者解释说“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止出现混淆,所以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

  对于日前故宫出现的“撼”字风波,该网友称,大家之所以敢讨论,敢说这个字错了,是因为故宫不是教书育人的。大家讨论讨论,就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已。“我觉得挺好。”但如果一个权威机构,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将错误堂而皇之地印在教科书上,所有老师都不敢质疑,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随后,该网友特别指出,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104页“识字”中,出现“林阴道”一词,让人着实吓了一跳。“因为明显与我们老师长期教我们的区别大啊。”

  经过多番联系,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姓李的市民。据其介绍,他多年前和妻子一起来苏打拼,目前开了一家体育文化广告传媒公司,女儿就读于苏州新区某小学一年级。

  去年,女儿开学后,兴冲冲把教科书背回了家。后来,他无意间翻到了语文书第104页,看到了那个错别字,认为非常不妥。“可教科书上已经白纸黑字地印出来了,既成事实,我们这些家长也只能望洋兴叹啦。”李先生表示,对于教科书上出现这样的错误,他们家长感觉很无奈,也很无语。

  带着网友的质疑,记者来到苏州新区狮山实验小学。在校方提供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第104页上,记者果然看到了“林阴道”一词。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陆菊敏告诉记者,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有17年了,自从语文书从人教版换成苏教版后,这15年里一直都是“林阴道”,他们也是一直这样教的。

  陆菊敏告诉记者,当他刚接触到“林阴道”时,第一反应是这个字印错了,因为在之前近20年的学习中一直都是“林荫道”。在他和学校同事讨论后,大家也一致认为这个词是印错了。便向出版方提出了异议,但却被告知并没有错误,“林荫道”已经统一改为了“林阴道”。“虽然我们一直对‘林阴道’有想法,但教科书就是权威,授课必须以它为准。”(孙波薛马义文/摄)

  专家 解字

  词典根据使用频率 把“林荫道”列为推荐词条

  “在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修订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记载中,将‘林荫道’作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为非推荐词条。”苏州大学语委委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曹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林荫道”意思是树木遮盖太阳而形成的路,“林阴道”意思是背着太阳的路。两个词都可以用,只是意义有些差别,一个强调树木遮阳,一个强调背着阳光,现在已经被混淆成通用了。

  曹炜说,两个词很难说对错,但严格来讲,应该用“林荫道”,首先林荫道被《现代汉语词典》列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列为非推荐词条,这说明林荫道的使用社会频率高于林阴道,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在选择混淆词汇作为推荐词条时,词汇的使用频率是第一参考标准。

  再就据文化传承而言,“林荫道”自秦汉就出现了,而“林阴道”在唐宋时才出现。从构词理句来看,“林荫道”有形象的遮盖的意思,而“林阴道”却过多地倾向背阳,显然前者更加能形象表达出意思。

  曹炜还表示,编书的人肯定不是高校老师,“荫”使人想到树木,显然在表意功能更好,建议小学课本里全部换成“林荫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