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小学语文教师》

(2022-05-04 17:48:28)
分类: 读后感(核心期刊)

 今天周末,刚好收到订阅的《小学语文教师》,正好有空,就随手翻阅起来。

   “问询处”的一篇文章吸住了我的眼球:《拟声叠词的后一个字怎么读》。这不也是我们平常教学中疑惑的问题吗?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相同音节重叠(叠音词)非常常见,如:爸爸、悄悄、想想、岁岁……这些词的第二个字有的读轻音,有的读原声调。那么,在什么时候读轻音,什么时候读原声调呢?我们平时从没真正弄清楚,只是凭自己的语感把握。

   今天,在这里看到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陈薇老师的解析,才恍然大悟。原来:叠音词只有在下面两种情况下第二个音节才读轻音:叠音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的名词,如猩猩、妈妈、娃娃等;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如:读读、看看、走走等。其余的叠音词第二个音节都读原声调,如:渐渐、常常、隆隆等。所以拟声词的第二个音节读原声调。

   一篇知识解答解除我们平时教学的疑惑,真是受益匪浅。本阶段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继续加油读《小学语文教师》读《小学语文教师》读《小学语文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