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教师关于幼小衔接感悟

(2025-06-09 16:11:28)
责任感培养:从“被照顾”到“独立”
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需要更强的自理能力和任务意识。在幼儿园,我们通过“小书包管理”“整理文具”等活动,培养他们管理个人物品的能力。比如,每天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检查是否带齐文具,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学会了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物品。我们还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完成小手工”“画一幅画”,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任务。
有一次,小宇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现在回家会主动告诉我,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什么,他还会提醒我帮他准备明天的学习用品。”这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责任感正在悄然萌芽。
家园共育:携手为孩子铺就成长之路
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的工作,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分享孩子在园的表现,同时邀请家长分享他们的教育经验。记得有一次,一位家长感慨地说:“以前我总想帮孩子包办一切,但现在我明白,只有放手,他才能学会独立。”这种观念的转变,正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成果。
我们还组织了亲子活动,比如“亲子运动会”“家庭故事分享会”。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比如,在“整理书包比赛”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学习如何高效地整理物品,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技能,还感受到了父母的支持与鼓励。
情感引导:从“焦虑”到“期待”
对于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内心既有期待,也有不安。我们通过参观小学、模拟课堂等活动,让他们提前感受小学的生活。有一次,我们组织孩子们走进小学的课堂,和小学生一起体验“课间十分钟”,他们兴奋地告诉我:“小学的课间时间可以和同学一起玩,太有趣了!”这种亲身体验,有效缓解了他们对新环境的焦虑。
同时,我们注重情感上的陪伴。对于个别情绪较为敏感的孩子,我们会多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担忧,并给予鼓励。记得有一次,小宇告诉我:“我有点害怕小学老师会批评我。”我蹲下来,轻声对他说:“小学老师会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关心你、帮助你,只要你认真听讲,一定会表现得很棒!”他点点头,眼中充满了期待。
成长的足迹: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蜕变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从稚嫩到独立,从依赖到自信的蜕变。他们学会了整理自己的物品,懂得了遵守课堂纪律,还能主动完成任务。这些小小的进步,汇聚成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足迹。
作为教师,我深知幼小衔接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衔接,更在于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引导。我们希望通过这段时光,让他们带着自信与勇气,迎接小学生活。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用爱陪伴,用耐心引导,他们一定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幼小衔接,是孩子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蜕变,也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一次深刻成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温暖中,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