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师幼关系及教师主导活动中的儿童行为》读后感

(2025-06-09 16:05:00)

翻开《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第六章《记录师幼关系及教师主导活动中的儿童行为》,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幼儿内心世界的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到困惑: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积极参与活动,而有的孩子却总是默默退缩?为什么在同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差异如此之大?这一章的内容让我豁然开朗,原来,答案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观察与记录中。

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园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书中强调,师幼关系并非简单的师生互动,而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情感纽带。良好的师幼关系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温暖、信任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尝试新事物。这让我想起班级里那个总是躲在角落的小男孩,他从不主动参与活动,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怯懦。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我发现他只有在老师蹲下来、用温柔的声音与他交流时,才会慢慢放松下来,尝试参与活动。原来,他需要的是被尊重、被接纳的安全感。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用真诚的关爱去建立信任的桥梁。

读完这一章,我最大的感受是,观察记录不是一项额外的“任务”,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手架”。书中强调,只有通过持续观察和记录幼儿,分析和解读幼儿,理解和适应幼儿,才有可能获得来自幼儿本人的源源不断的信息,才有可能与幼儿进行富有意义的对话。这让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每天抽出15分钟,认真记录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每周进行一次分析反思,每月与同事交流分享。我相信,这种持续的专业凝视,能让我真正“看见”孩子们的需求,用更科学的方式支持他们的成长。

这一章的内容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我在师幼关系和儿童行为观察中的不足,也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师幼关系不是靠热情就能建立,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记录、反思;儿童行为不是简单的“好”或“坏”,而是他们发展需求的“密码”。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读懂他们的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幼儿成长路上的“看见者”和“支持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观察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