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于官员PS照频出:别光说政府的不是

(2013-10-30 18:34:29)
标签:

安徽官员ps照

参政议政

政府门户网站

公民意识

亡羊补牢

分类: 评论类
http://s2/mw690/001XnaKngy6DPD7dW0151&690

报载:宁国网友欲给困难群众募捐,却遭民政局叫停。随后有网友在宁国民政局官网上发现一张极似PS图片,这张民政局领导陪同当地副市长看望百岁老人图片中,领导图像被放大且身体悬空,而百岁老人只能蜷缩一角。网友们认为,此类功夫文章可耻,塑造形象可悲。以小见大的就是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

近年来,有关官员“悬浮”照的新闻频频出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1年6月,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网站惊现三位县领导“飘浮”在公路上空检查新建成乡公路,被称为第一代官员“悬浮”照,引发关注。同月,山西寿阳县政府网站和沁源县政府网站上又都被爆出PS照。紧接着8月山东高速集团官网现开工现场的“悬浮”照、河南省嵩县官员飞在山顶玩起“光影转换”的“悬浮”照接连被曝光。2012年,杭州余杭政府网县领导“悬浮”照、河北武安北尖山村“悬浮”照和云南昭通群众送锦旗ps照等被揭露。2013年4月,四川内江政府网站发布的一则新闻配图图片经过PS,图片中间领导站在自己影子中间。

 

当第一时间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承认,已然有几分麻木——结合之前被曝出的一连串各地官员PS悬浮照,我想,从“新闻价值规律”方面分析,已经他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相同的新闻看多了,于观者而言,难免味同嚼蜡,疏于关注,更懒于张口议论。

于是,除了一些时评家、媒体,例行公事一般,一面倒的说一些言必称政府“玩忽职守,糊弄群众、虚浮作风,难得人心”的车轱辘话,顺带着复制黏贴一些往年发表过的建设性意见之外,再无深度挖掘其衍生的、足可有所争议的话题的可能——这其实跟政府官员“形式主义的摆拍”差不多少,只是他们连摆拍都懒得做了。而大多数群众在这一方面,也由当初还算认真的口诛笔伐,渐渐演变为一种怀着娱乐心态的调侃和恶搞,甚至拿PS技术来说事。按这个既定程序,再等这些官员“诚恳的道歉”,之后,这一页就算揭过去了。可是,我们在那一页,就写了这些个浮皮潦草的“模式作文”吗?如果始终如此,我觉得这比那些官员的行为更加自欺欺人。换句话说:这些事件的发生并非只跟政府作风有关,更跟群众的监督行为有关。我们很多时候也在自欺欺人。

“亡羊补牢”是政府的一贯做法,而我们最终总是宽宏大量,即便他们不厌其烦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先不讲前仆后继的他们为何不能换个新鲜的、有点技术含量的玩法(四川乐山用消防水枪营造“领导冒雨视察工作”,则超越了PS图片时代,进入“先进的”影视特效阶段)。即便“榜样的力量”无可比拟,那些“死在沙滩上”的同类案例仍丝毫没有给以必要的警醒作用。

为什么?莫要告诉我腐败事件也是查处一批,后继一批,常态化了——这两类事件没有可比性。试想,门户网站是对外公开,几无私密性可言,所以想暗地的投机取巧、徇私舞弊、侥幸上马,在这上面几无可能。如此,当然异于那些见不得光的权钱色交易等腐败勾当。就像夜黑风高夜总是犯罪行为高发的时段,但清风朗日下,虽不时有流氓分子逞凶作恶、欺骗勒索,但毕竟未成他们活动的“黄金时段”。所以,当跑马灯一般的PS事件在光天化日之下一个个粉墨登场的时候,这种悖逆的行为绝对是在公开亵渎政府公信力。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侮辱群众智商”?

他们当然不会傻到以为群众真的傻吧!

我想除了那些时评家提到的政府方面问题之外,作为群众的我们,很多时候也要自我反思。按照之前那个比喻:光天化日下逞凶作恶、欺骗勒索的人一般出于三种情况,一是报复心理;二是某种形势所迫;三是他们知晓群众多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多时候充当麻木的看客,因为纵容,所以,更加肆无忌惮。绝不会有第四种心态:把群众当傻子,除非他们自个是个傻子,才会犯这种“掩耳盗铃”的错误。我想政府部门怀有前两种心态的可能性不高。第三种心态倒是值得考量。正因为群众的监督乏力,才造成了这类事件的屡禁不止,一次次的“亡羊”,一次次“补牢”,一次次再“亡羊”....断乎不绝——那些官员知道所谓“众目昭彰”仅是表面光鲜的词汇,实际群众都是“睁眼瞎”,“东窗事发”往往都是无意的、随机造成的。

所以,这时已经无关群众“看客心理”了,而是连看都不看了——用“见招拆招”来形容这些事件可能未免高看了群众的监督作用,因为往往,这些照片是发布出去挺长一段时间后才被网友无意发现,或许被发现的过程也挺有戏剧性的。所以我想问:我们有多少人经常登录政府官网?至少有过一次的请举手。此外,今年有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显示,我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的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弱阶段。于是,一种现象也足可佐证我的观点:时下不乏一些“政府门户网站形同虚设、内容陈旧、错漏迭出,几年不更新”的新闻,一搜一大堆。依照经济学上的供需理论,正因为没人看,才造成没人理,才造成敷衍了事,糊弄群众!这虽然跟政府作为脱不了干系,但群众监督方面,难道一点责任没有?如果我们经常浏览参阅这些网站,那么这些官员还会这么肆无忌惮的玩这些小把戏吗?肯定在政务公开方面,政府部门仍存在不少此类问题——对于一间屋子,人常往才不蒙垢嘛,当然,主人也要勤打扫,勤整理。

如此看来,虽然当下群众多个参政议政热情在不断高涨,但仍停留于一种“泡沫阶段”——平时议论不乏军政大事、国计民生,私底下竟连一般的政治常识也不懂;平时乐于抨击政府假丑恶,但往往是建立于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之上和条件反射的为骂而骂;平时虽关心本地政府的作为,但私底下怠惰地竟连政府网站也不曾驻足片刻,而把时间都留给了一些娱乐节目。直到涉及个人私利,才奋袂而起,不再做自己的看客。

一介小民普遍乐称,平时没有渠道了解政府动向,那些政府决策咱也参与不上......不过上网浏览一下他们的门户网站总还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吧,没准,一不小心就抓到他们的把柄了,而你也可能一不小心升级成“公民”了。只要别像我一样,看到这样的PS照,权当麻木思想的佐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