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1961年春天,冀中大地依然延续着上年的旱象。大平原上的田野和村庄,不见花草如锦、树木葱茏的盎然春色,目之所及,尽是颓萎枯黄,一派萧疏寥落的凄凉景象。天上的太阳,慵懒地泛着苍白的光,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暖意。村里食堂上空时断时续的炊烟,孱弱无力地升腾着,很快便涣漫得无影无踪。每日里,人们都是枵肠辘辘,饥不可堪。地里刚刚钻出的菜芽、树上刚刚长出的嫩叶,都被人们采回家中,吃进肚里聊补饥肠。
齐彭寿和他的家人,越发感念年前刚刚故去的爷爷。爷爷生前悄悄弄回家的那一堆榆树皮,真真成了一家人疗饥续命的宝贝。常常是奶奶提醒一句,又该碾了!一家人便知道榆皮面又吃完了。娘齐杨氏就在晚饭后,带上齐彭寿和妹妹齐彭龄,背一捆榆树皮来到碾坊。齐彭寿兄妹俩一圈一圈推着碾砣子,直到碾盘上的榆树皮被碾成了细碎的粉末,再由娘用马尾箩筛出细细的榆皮面。奶奶则用榆皮面掺上米糠、野菜、树叶、山芋秧和少许净面,做出口味微甜的菜团子;有时也掺上些山芋面、米糠,再放一点苏打粉,做出暄腾腾、甜丝丝的蒸糕。奶奶做出的这些食物,依然粗粝,却因口感改善而容易下咽。只是这样的食物,也不可能敞开肚皮吃,只能是在食堂吃过饭后、饿得实在难以忍受时来上一块儿,填充一下瘪塌塌的肚皮。
这些无比珍贵的榆皮面,让一家人饥火烧肠的感觉得以缓解,同时也常常被奶奶和娘一碗两碗地送出去,接济那些有老人、病人或是刚刚生完孩子却没奶哺乳的人家。但是,在这个旱魃肆虐、遍地饥馑的年头儿,这样的接济无异于杯水救薪,终究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从立春到芒种,齐栾集陆续又有十来个人于饥馁交加中故去,其中最年轻的是大屁股栾的痨病媳妇、刚刚二十四岁的杨喜子。她是生完第三个孩子不久病饿而死的;年纪最大的是校长齐贵臣的爹齐永泰,享年七十九岁。老人家是在自己的母亲离世五个月后追随而去的。
一场接一场的白事,齐彭寿都被指派充任账房,完全成了爷爷齐贤当年的角色。
村里的食堂,终于支撑不下去了,进入夏至后,被宣布解散,人们做饭吃饭全部回归了家庭。
夏天的几场豪雨,大大缓解了持续为虐的亢旱,地里庄稼的长势变得喜人起来。到了这年秋季,社员们迎来了难得的丰收。
时间进入了1962年。
开年就迎来了飘飘瑞雪,随后又是细雨和风,显现出了风调雨顺的好兆头。至此,这场百年难遇、历时三载的大饥荒总算过去了。
遵照队长栾秋的意见,齐彭寿把自己的铺盖从家里搬到了队部仓库间的土炕上,每天晚饭后去那里睡觉看守库房。生产队每天再加记二分工。这样一来,齐彭寿轻轻松松就能挣到十二分的日工,在社员中几乎是最高的了。齐彭寿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惬意。
轻松愉快的齐彭寿,想好好练练自己的毛笔字。每次在白事上做账房时,一旦用毛笔写对联、写食盒帖,他就打心里犯怵,窘得汗水直流。他写不出爷爷齐贤那般潇洒圆润的赵体,也写不出齐贵臣爷爷那样遒劲峻拔的欧体。他写出来的字没法度、少韵味,难看至极。为此,他感到十分羞赧。
他想在家里找一本爷爷用过的写字范帖,但没有找到。于是他想到了本家爷爷齐贵臣。他来到村里学校的办公室,先跟正批改作业的栾金榜老师打个招呼,就径直走到校长齐贵臣跟前叫了声爷爷,说自己总愁写字太丑,想找本范帖练字。齐贵臣非常高兴,把自己常用的一本欧体九成宫递给齐彭寿说,彭寿啊,你聪明,好好练练没问题!这些年俺一直写欧阳询了,你就练他的吧!说着,又搬出一摞旧报纸推给齐彭寿,用这练吧,咱供着你!齐彭寿连声说着忒好了忒好了!可真是忒好了!
一旁的栾金榜,放下手里的作业本,低头在自己抽屉里翻找起来。很快,他把一本崭新的线装书扔给了齐彭寿,说,俺这本叫皇甫诞君,也是欧阳询的,你也拿去练吧!咳!俺原来也想下功夫练的。栾金榜嘿嘿笑两声,接着说,只是俺没长兴,往往一个字还没写完呢,就不耐烦了,俺不是这块料!还是校长说得对,你聪明,练练准行!
齐彭寿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连连给栾金榜鞠着躬说,忒感谢栾老师了!
齐贵臣又拿出一本厚厚的书递了过去,说,这本都是名对联,对你也有用,一块拿去吧!齐彭寿一看,是一本《歷代對聯選編》,高兴地点着头说,有用,有用,忒有用呗!他拿上三本书,抱起一摞报纸,表决心似的说,俺指定会仔细学、下劲练,不让你们失望……
接下来,齐彭寿买回了大中小三管毛笔和一瓶墨汁,又把场院库房那盏带玻璃罩的煤油灯擦得锃亮,每晚在灯下写到半夜。半年后,到了地净场光的秋末。齐彭寿在那本《歷代對聯選編》里面选了一副联,认真地用欧楷写下来,拿到学校让本家爷爷齐贵臣评判。
齐贵臣接过齐彭寿手中卷成筒的旧报纸,在办公桌上徐徐展开,顿觉眼前一亮。他细细地看着,半晌没说话。端详移时,看着齐彭寿说,咱先不说字,先问问你,说着,手指齐彭寿写在报纸上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文长的这副联的意思你明白吗?
齐彭寿点点头说,俺明白!不过看到第一眼时也真有些发懵,细一琢磨就懂了,是说对读书生涯的后悔和无奈。“好”字多音而又义不同,成就了这副联的平中见奇,深刻有趣……齐贵臣摆手止住齐彭寿的话,哈哈哈朗声笑道,好多人不解其意,你理解得很准啊!好了,咱再说你这幅字。俺没看错,你聪明,练练很容易就能上手!这不,才几个月就有模有样了,令人惊奇又高兴呀!只是彭寿啊,学书是没有止境的一项活计,何况你才刚刚入门。齐贵臣一边说着,一边在齐彭寿写的字上用红笔不停地画着圈。他对整个字都写得好的,就在字上画一大圈;对一些写得好的点划,就在上面画小圈。齐贵臣说,练字呢说高深也高深,因为写好确实太难了;说容易也容易,只两点:一悟性,二恒久,做到这两点就很容易出成绩。写欧体你记住,要仔细揣摩欧字的点划特色、笔法规矩和间架结构,尤其要注意欧字的瘦与险。齐彭寿鸡啄细米般频频点着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齐彭寿干活,吃饭,甚至睡觉都在琢磨着笔划的顿挫、运笔的轻重、结体的互让与欹侧。仓库内的土炕边上,写满字的旧报纸已经堆了齐炕身高。齐彭寿对写字越来越痴迷了。
在他家里,奶奶却开始为他的婚事着急起来。齐彭寿已经二十岁了,确实该考虑亲事了。奶奶对齐彭寿的爹娘说,咱心里都有数儿,彭寿这个样子成亲难度忒大啊!可咱别忘了你爹临走时是怎么交待的,他说无论如何要给他说上门亲事,老齐家不能断了香火!都上点心吧,别跟没事人儿似的!
爹和娘都点点头说,娘啊,惦记着呢!
奶奶开始四处央求熟人为齐彭寿物色合适对象,同时她和彭寿娘也时时留心、处处打听条件般配的人儿,还不断托媒人去穿引游说,恨不能马上把孙子的婚事说定。
没想到,齐彭寿第一次相亲就闹了个啼笑皆非的结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