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25)之老秀才联对斗状元
(2023-12-04 09:31: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开心 |
元末明初的时候,有一位秀才叫李大鹏。他十年寒窗,终于金榜题名,中得头名状元。但从此自负才华,骄傲起来了。
一次,李状元回家省亲,在家里大摆宴席,宴请众乡亲。席间吟了自创的一些新诗词和对联,引得众人交口称赞。状元听了不禁有些得意,笑说:“‘高处不胜寒’啊,难觅对手,苦无知音啊!”
座上一位老秀才有些不满,踱步而出,拱手说道:“状元公,老朽有一联,不知能赐教否?”状元笑道:“请——”老秀才指着庭前荷塘道:
藕出佳莲荷必喜
状元一听,顿时脸红耳赤。原来这是个谐音联,意为:偶出佳联何必喜。状元看到秀才手指的荷花,由于缺少昆虫授粉,虽然荷花飘摇,但囊内空空,于是眼珠一转,纸扇一收,对曰:
瓣生不蒂籽堪忧
老秀才一听,也马上脸红了。原来状元的下联也是谐音联,意为:半生不第子堪忧。一时满堂喝彩,鼓掌赞叹。老秀才虽然脸上不愠不躁,却也一时无言以对,暂时收起轻视之心,暗想:不愧是状元郎,胸中还有些学问。但有些狂傲,不是好事,得寻机挫挫他的锐气。
状元享受礼赞之时,抬眼望见荷塘花姿摇曳,鱼游波下,触景生情,对老秀才大声说:“好,轮到我出题大家对了!”于是吟道:
鲢游莲下涟波起
众人一惊,连叹奇妙。原来里面三字同音不同意,共用偏旁“连”,意思又极其顺畅,合情合理,众叹:难、难、难!一声又鸦雀无声。
秀才一见,越发得意,当即拿出元宝一锭,说:“普天之下,若有谁对得出下联,愿以此赠之!”
这时,老秀才身边一小童站起来,对老秀才道:“师傅,允许徒儿献丑吗?”老秀才含笑应允。就见小童指着桌上一盘肥肥的海鲜多爪鱼道:
鱿生疣赘犹不觉
顿时掌声四起。状元看到竟然是一个黄口小儿对上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偏还是老秀才的徒儿,这就更不能忍了,便说道:“此对不妥。我说的是‘鲢’你却对‘鱿’,一样为鱼,不算!”
众人哗然。却也不好说什么。小童更是觉得委屈,对老秀才说:“师傅,能有此限吗?也没有事先说明!”
一阵凉风吹过,掀起老秀才髯髯白须,他抚着小童的肩头,说:“苛刻中有此一说。孩子别急,你看——荷塘中有一只鸳鸟嬉戏,愁而不鸣呢!你以此对吧!”
小童一听,立刻明白,说声:“谢谢师傅!”随即吟出下联:
鸳戏苑里怨声愁
鸳鸯本是同林鸟,找不到鸯,你说愁不愁?真是妙!于是满堂皆喜!
前一篇:降低辐射危害,饮食注意这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