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
(2021-04-19 08:26:59)分类: 专题研究 |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
北海三庄小学
小学数学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把计算列为首要的学习任务。《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把“运算能力”列为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关于数的运算,《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小学一年级的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如何才能保证一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结合一年级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做了如下两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教育学生,凡作业,都要写得干净整洁,一丝不苟。比如,抄题的时候,要集中精力,不要把数字、符号抄错,抄完题要及时回头再看一遍有没有抄错,只有保证抄对题,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争取让学生在第一次计算时就做对。一年级的计算题直接简单,检验方法也少,学生很不容易检查出错误,为此,我要求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不要慌张,要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想清楚计算方法再去写得数。
二、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
1.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去检验。“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所以,和就要等于或大于两个加数,不可能小于加数;“减法”是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差就应该等于或小于被减数,不可能大于被减数。比如:当学生出现“9+6=3”或“11-5=16”这些错误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去检验。
2.重新计算一遍。一年级的计算题简单直接,孩子的检验能力还较弱,最简单有效的检验方法就是再计算一遍,这种方法确实可以使学生检查出很多计算的错误。
3.代入法检验。一年级经常会遇见“()里能填几”的题目,这类题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用代入法检验,即把()里填的数当成已知数,把算式计算出来,看是否和给定的得数相等,如果相等,说明()里的数填写正确,如果不相等,则说明填写错误,需要重新思考。比如,学生经常会出现“(0)-8=8”这样的错误,如果学生会用代入法检验,就会很轻松检查出错误。
对于学生的计算题的检验方法还有很多,究竟哪种方法最适合学生,哪种方法适合哪种类型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