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第一篇、第三篇)》心得

(2015-06-05 11:04:23)
标签:

育儿

分类: 好书推荐

读《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第一篇、第三篇)》心得

《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一书是邱学华老师研究“儿童学习数学”60多年的经验总结,对每一观点都用直观的实例做了具体的说明。这本书简直可以作为一本“数学词典”式的工具书,值得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阅读、收藏。书中首先对“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的奥秘”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非常实用的“培养儿童学习数学兴趣的的奥秘”,后面对儿童掌握数学概念、计算、应用题做了细致地调查、研究,并对教学方法做出了具体的指导。最后四篇分别对学生数学能力、水平、才能与教师如何上好数学课做了考查,展示了研究成果。

四月份我重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篇与第三篇,印象最深的有以一几点:

一、    让学生喜欢数学应该作为每一位数学教师首要的教学目标。

有一位数学教育家说过:“数学教师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把学生都教得讨厌数学。”因为如果把学生教得都考“零”分,还会有挽回的可能,换一位老师可能会有所改变;如果“讨厌数学”了,他看到数学就头疼,见到数学符号就害怕,还怎么继续学习中学数学和高等数学呢!

如果学生不愿学,教师讲得再好,作用也是不大的。另外,小学生年龄小,集中精力时间短,自制力差。而数学又抽象、严密,比较枯燥单调。所以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很难学好数学的。

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邱学华老师提出了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进行:

外在方面,主要靠一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别重视运用赞赏、激励的办法,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内在方面,是要依靠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从中产生兴趣。

二、    打好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

举例子来说,新课程改革之后削弱了口算与笔算。有的观点认为,重视“双基”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再加上教材上所学的内容比较繁杂,缺少练习的时间,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有了明显下降。孰不知,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从哪里来?是借助基础知识进行思考的,没有基础知识思维就像没有要的树那样无法生长。没有基础知识,不知“旧”,何来创新?

三、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急需提高。

当前,各级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但多培训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根据湖南省的抽样调查发现,数学教师更缺乏的是学科专业知识与教材过关培训。教学中为什么会有老师说错话?为什么常有老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偏差?原因并不在于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或教学方法。所以在这里提个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多组织教材过关培训,老师们不仅通读小学十二册教材,还要读一读初中、高中教材中与小学有关的内容。这样教师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教材,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比怎么教更重要。

四、    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正确的数学思维也要依靠建立起来的准确的数学概念。如果说把数学知识体系比作人体的话,数学概念就像人体的细胞。如果把数学知识体系比作网络的话,概念就是重要的硬件。

概念教学不仅关乎概念本身,更会对相关概念有深远的影响。武断地说,概念教学中的模糊和错误,会使后续的相关学习活动中,学生一而再,再则三地遇到麻烦。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追根溯源一般都是对某个基础概念不理解造成的。

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最一般的本质属性。数学本质比外在形式更重要,要想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必须讲清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