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杨辉三角”

(2011-12-08 22:16:38)
标签:

数学文化

数列

分类: 数学讲坛

数学讲坛(一)

神奇的“杨辉三角”

讲述目标:

1.              使听众认识“杨辉三角”,探索它的制作方法。

2.              观察、探索、发现“杨辉三角”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感知数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了解“杨辉三角”在生活中的用途,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讲述过程:

一、         准备题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喜欢做找规律的题,因为这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下面老师出一道很难很难的找规律题,看谁知道后面填什么。

出示第一题:

1234567、(  )、(  )、(  )……(整数列)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个简单的数列来幽默地导入下面的探索过程。]

出示第二题1361015、(  )、(  )、(  )……(三角数列)

[设计说明:这一组数已不是等差数列,但多数学生都能用递加法找到规律,但对于自己现在所教的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实际上这组数列也叫“三角数”,其中蕴藏着一定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法),它就可以和下一组数列(平方数)放在一起整理出一次单独的讲座。再下面的“2的幂数列(又叫棋盘数列,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与“裴波纳契数列”又可分别形成一次讲座。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理解基础,这次讲座的内容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如果听众是低、中年级的学生,在这次讲座之前就需要“平方数与三角数”、“棋盘数”与“裴波纳契数列”这三次讲座作为铺垫。至于为什么把这次讲座作为我的系列数学讲坛的开篇内容,纯属个人原因。因为“杨辉三角”虽然在新教材中有编排,自己也曾引导学生探索过其中的规律,但却不知 “杨辉三角”在实际中的用途和它中所蕴含那么多的神奇的数字规律。自从了解了这些之后,可以说这些令人着迷的规律一直萦绕在自己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有把这部分知识总结出来的冲动。好像不把它写出来,不把它的神奇之处展示给学生就誓不罢休似的。也是它促成了我开办“数学讲坛”的想法与行动,所以就把它作为数学讲坛的开篇之作吧。当然这次讲讲座打算在五六年级中举办。]

第三题:1491625、(   )、(   )、(   )……(平方数列)

[设计说明: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还有认识过“平方”的概念,但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到九的乘法口诀”,再加上可以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这一规律,所以二年级学生应该能感知、探索这一数列的规律。]

第四题:124816、(  )、(  )、(  )……(2的幂数列)

第五题:1235813、(  )、(  )、(  )……(裴波纳契数列)

[设计说明:虽然裴波纳契数列与兔子的繁殖情况并不相符,但它却确实存在于各种植物当中,,它和黄金比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呢,就连钢琴的琴键中也存在着与它的惊人巧合。这也许就是数学的魅力吧。以上这些都已经够神奇,更加神奇的是这些数列竟然同时存在于“杨辉三角”中。]

二、         认识“杨辉三角”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些数列都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更加有趣的数学模型,它就是数学金字塔。出示图片:

神奇的“杨辉三角”

 

师:它就是著名的“杨辉三角”,是距今八百多年前宋朝数学家杨辉发明的。在国外它叫“帕斯卡三角”。你知道它的组成规律吗?它的下一行应该是哪些数呢?出示第二张图片:

 

师:它的再下一行呢?

三、          探索规律

师:看样子,“杨辉三角”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的。认真观察,这里面是否还藏着其它规律呢?你知道下面一行各填多少吗:如下图

神奇的“杨辉三角”

引导学生先独立观察,然后可以小组合作。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在研究它的组成时是怎么观察的?

[设计说明:学生应该能看出这是竖着的规律,也就是竖着观察得到的规律。这样他们也许会想到其它的观察方法,如横着观察、斜着观察的方法。因为学生有从不同角度观察10以内、2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乘法口诀表的经验,再加上有一少部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规律位于第二条斜线上,如下图。它是整数列:12345678、(  )、(  )……

神奇的“杨辉三角”

 

师:如果观察第三条斜线,你发现了什么数列?(三角数列)如果你将这条斜线上相邻的数两两相加,又会得到什么样的数列呢?请看下图:

神奇的“杨辉三角”
神奇的“杨辉三角”

 

师:想一想这与我们前面研究过的什么数列?

学生应该能发现三角数列:1361015、、2128……

平方数列:14916253649……

师:如果我们把每一横行的数加起来,会得到什么数列呢?

这就会得到2的幂序列:1248163264128……

师:如果我们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将相同颜色的数字相加。你又能得到什么数列呢?如下图:

神奇的“杨辉三角”

 

这就是以前我们以小兔子的繁殖来研究的裴波纳契数列,对吧?

四、          应用价值

师:杨辉三角中不仅隐藏着许多有趣的规律,你还可以利用它来计算事物有多少种组合方式。比如你去商店里去批发冰激凌,那里总共有5种口味供你选择,那么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购买方式呢?

从杨辉三角的顶上往下数5行,第6行中的数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算出答案来:

一种口味也不要的购买方式有1

选一种口味的购买方式有5

选两种口味的购买方式有10

选三种口味的购买方式有10

选四种口味的购买方式有5

五种口味都选的购买方式有1

1+5+10+10+5+1=32(种)

你说这种方法神奇吗?对,主要是数学家们为人类发明了这样一个神奇的“三角”。它在生活中还有别的作用吗?同学们可以继续探索。

五、回顾总结

听了今天的“数学讲坛”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魅力、观察的方式(横着、坚着、斜着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思考方式等方面进行感悟与总结。

六、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三角”,你又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神奇的“杨辉三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