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长该邀请群众下河游泳

(2014-06-30 17:56:16)

市长该邀请群众下河游泳

冯永锋

    浙江最近又爆出好消息,说是全省“五水共治”之后,好多条河段都可以游泳了,尤其是环保局长们,可以下去游泳了。
    但是我不相信。因为,一个地方的河流,是不是可以游泳,一个地方的河水,是不是可以捧起来就喝,其实不是由环保局长、市委书记、市长们说了算了,而是由普通公众说了算的。
    因此,流行了一年多的“请环保局长游泳”创意,流行了一年多的“请市委书记喝污水”创意,其实应当改为:“市长请群众游泳”、“书记请群众喝泉水”。
    在很多年来,一个地方的环境保护是不是做得好,总是由当地的官员们说了算,总是由当地的环保局长们说了算。可是,普通而无知的群众,总是惊奇地发现,当书记、市长、局长们,公然地说一个地方的环境已经好转的时候,当地的普通公众,并没有真实地感觉到。
    就拿广州来说吧,连续多年以来,广州的市委书记、市长、环保局长们,总是在一些本来不适宜公开的场合,公然下河游泳,表示当地河流的水质,已经到了可以供领导干部们肆意嬉水的程度。其实,参与这条河流整治的人们都知道,几乎每一次为了保障书记、市长、局长们下河游泳的绝对生态安全,这条河流在游泳的前几天,做了多么大的“河流清洁工作”。首先,排污口是一定不能往里直排了;其次,挖掘河道淤泥的工作,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展开;再次,从极远处引来的绝对纯净的河水,已经悄悄地冲刷了河道好多天;最后,还要在可以游泳的河道里,撒上诸多的消毒、降污的化学药品,如此这般地折腾下来,才可能保证书记、市长、环保局长们的游泳表演秀,能够如期举行。
    即使这样,一些心知肚明的官员,还是借故不下水,要么是脚崴了,就是头疼;不是丈母娘临时生病,就是儿子要去参加高考。反正,只要能够逃避的,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逃避。
    如果要我再举例一些虚假治河的故事,可以举出很多。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北京为了向全世界证明市内的所有河道都已经清洁无比,使出了浑身解数,把原本供给居民饮用的水,大量地用来冲刷排污的河道。同时,把那些要直接排放到河道里的污水,憋在肚子里,坚决不排放出去。等到奥运会一结束,再集体散播出来。
    所有的这一切行为,都会被普通公众所感知到。因此,无论是浙江的五水共治,还是哪个省份的“河长治污计划”,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如果没有普通公众的验证,都可能是假像。
    聪明而灵活、敏捷而智慧的浙江省,在这时候,其实更应当领全国的风气之先。既然敢宣称鼓励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以验证水质,不如全年全天候全时段,由书记、市长、环保局长,频繁而勇敢地邀请普通公众下河游泳。只要公众说,这条河流,每天游泳都没问题,这条河流才算真正没问题。只要公众说,这条河流的水,手捧起来直接喝,没问题,这条河流,才算真正的没问题。
    这么说法并不是不相信书记、市长、环保局长们不代表公众利益,这么说并不是想揭穿书记、市长、环保局长们在治理环境时经常撒谎和虚假承诺,这么说并不等于普通公众就会成为真正的环保专家,这么说的意思是,一个地方的环境是否改善,有没有鱼在里面游泳,有没有官员在里面游泳,有没有一些可能造假的检测报告来进行“学术助阵”,其实都没有太多的实际用处。真正的用处在于,生活在这条河流周边的公众,是不是相信,这条河流,真正有了河流的生命;是不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这条河流,真正恢复了河流的应有功能。
    河流应当具备什么功能呢?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自由流淌、滋养万物的功能。这八个字的标准,在中国,已经足以证明,几乎没有一条河流具备这样的生命力。河流要么因为持续污染而死;要么因为被修建了太多的大坝而亡;要么因为所有的水都被人类夺走而干旱、而枯竭。因此,当一个地方声称本地的河流已经可以游泳的时候,如果周边的公众无法证明,那么,这条河流自己,其实也是可以发出无声而有力有吁告。好就好在,中国当前关注河流命运的普通公众已经很多,只要普通公众不说河流已经恢复原来的体貌,任凭书记、市长、局长们,如何的声称、伪造某条河流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走到康复疗养院,也都是枉然的。
    因此,各城市、各区域的河流环境质量保障者们,与其自己下去游泳,以身试水,不如每天邀请普通公众下河游泳,以验证自己的治河成就,是不是经得起公众的持续考验。在这个世界个,赢得一时的虚幻是容易的,但获得持续而真实的改变,却是艰难的。而我们的环境保护,本来就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真实的生命恢复。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制造噱头,自己不要假装下河游泳,更不要勉为其难地邀请公众下河游泳。
    这么说吧,如果一条河流,只有书记、市长、局长们在那游泳,没有普通公众们下去游泳,那么,这条河流,一定尚未彻底还清,一定尚未恢复自由之身,一定需要当地政府更精心的治理。关注民生的官员们要这样相信,关注环保的官员们要这样相信;不关注民生、不关注环保的官员们,也要这样相信。(2014.6.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