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要给昆明测空气

(2013-08-06 21:15:31)

为什么要给昆明测空气

 

冯永锋

 

2009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还不知道独立民间检测为何物的时候,我们决定借用一台电磁辐射检测仪,对北京那些担忧高压线的人,作一些“破解疑惑”的独立检测。我们没有资质,没有专业人员,设备也一直靠长期借用。但就是这个每周都在坚持举行的项目,让我们体会到了独立民间检测,尤其是草根组织举办的独立民间检测,对于社会有多么重大的价值。

http://s14/mw690/6adcfa97gx6BEevWU7b7d&690

独立是一个让人上瘾的事。孩子们会从农村以各种方式逃离到城市,会从小城市逃到大城市,从大城市逃到超级大城市,最诱人的一点,就是城市越大,往往独立性越强,隐蔽性越强,城市的陌生感越强,私密性越强,内心的自由度越高。于是,中国这个千古以来从未让普通公众获得基本自由权的社会,在当前的城市化时代,以极其荒谬的方式实现着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和独立权。

同样,独立民间检测也是让人上瘾的事。在中国,不要说太远的故事,就说1949年以来,普通公众几乎所有的权利都被国家化、政府化、他人化。自己的权利不属于自己,自己的知识不属于自己,自己的生命和家庭不属于自己,自己的内心生活不属于自己。当然,自己身边的环境真相,也不属于自己。

要想获得一点点真相,倒也简单,只要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意识到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自己掌握了环境真相,才可能成为环境保护的真正“小伙伴”。但公众过去把权利都委托给了国家、政府和政府官员,想要清晰地意识到独立和自由是多么的珍贵,意识到独立的知识权和环境权是多么的珍贵,需要有一些独立民间环保组织、科普组织的激发。

“自然大学”很是万幸。在2009年之后,一直努力探索着独立民间检测的可能性。这个探索得到了关注自身环境安全的诸多“小区居民”的支持,他们看到我们的网上有独立民间检测的消息,想到有些知识是自己想要获取的,于是就和我们联系,然后敞开大门让我们进去检测。在明知我们没资质、不专业、有风险的情况下,仍旧对我们保持着极其周正的支持。这让我们的每一个检测志愿者都很为感动和兴奋。

民间环保组织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服务社会的“环保需求”。当公众有需求时,环保组织不敢挺身而出,无法接应需求,无能给出解决方案,无法兑现诺言,那么这个环保组织必然会被公众淘汰,即使活着,也已经是在死去。“自然大学”从创意那一天起,就以服务公众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因此,当我们从实践着体味到独立民间检测于当前的中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时,我们不停地拓展检测手段的原因。

独立就意味着打破权利垄断,无论是权力垄断、财富垄断、知识垄断还是信息垄断。独立就意味着对垄断者有了极好的场外监督,独立就意味着对垄断者有着持续的启示和诱导。面对独立,垄断者、独裁者首先感觉到恐慌,接着感觉到愤怒,最后感觉到松快——因为垄断,是对垄断者最大的包袱。当垄断者欣然发现,把所有专制资源全部放开的过程,也是解释自己所负重压的过程时,他们内心原本压抑的情感和黑暗的认知,就开始见到了光明。

电磁环境检测只是公众担心环境安全的极微小部分。生活在高压线边的公众毕竟是少数,但生活在恶臭的空气下,生活在污浊的河流边,生活在有毒的食物里的人们,占了这个社会的绝大部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是世界上环境难民最多的国家,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环境难民,没有一个人有能力逃脱环境恶化带来的身心摧残。因此,我们就开始了测甲醛、测噪音、测污水、测重金属、测PM2.5、测二手烟、测土壤。

2011年,受惠于一个检测室内二手烟带来的PM2.5恶化的检测项目,我们将便携式的PM2.5检测仪,漂流给志愿者,让他们检测室外的空气,撰写“我和空气的故事”。南方周末很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2011年10月份,他们的一篇报道《我为祖国测空气》,让举国知道了民间独立测空气质量的必要性,知道了空气信息透明的必要性。于是,我们发起了“我为祖国测空气”活动,给全国至少6家民间环保组织,募集到了一台价值2.5万元的便携式PM2.5检测仪,中国空气的民间独立检测网络由此逐步建立。

恰在此时,环境保护部正在向全国征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意见,于是公众其情汹汹,强烈要求诚实地检测和公布身边的环境空气质量,因为只有知道环境真相,才可能去整治环境灾难。2013年1月1日,中国的74个城市,开始改变他们的信息封锁和信息独裁,每天向公众实时公布其仪器检测到的空气信息。2013年底,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也要诚实地检测和公示起来。而此后,中国所有的县级以上的城市,据说都要诚实地检测和公示其空气质量信息。

但是,河流里的水呢?种庄稼的土壤呢?大米里的重金属呢?垃圾焚烧厂、钢铁铸造厂边的二恶英呢?都还需要继续检测下去。于是,2012年8月份,我们发起了“我为祖国测重金属”活动,募集了一台价值33万元的便携式重金属检测仪。2013年2月份,我们又发起了“我为祖国测污水”活动,募集到了一台价值5万元左右的污水检测仪,并委托给了天津的民间环保组织“天津绿领”运营;当然,我们期待能够募集到至少10台污水检测仪,今年将会继续努力。

有一个问题马上出现了,在政府开放检测信息前,大家会问我们的便携式PM2.5检测科学不科学,规范不规范,标准不标准,有效不有效。政府全面开放空气检测信息之后,大家问的问题是:你们这台民间检测仪,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我的回答当然仍旧有意义,而且意义比以前大。有很多事情的存在,是为了竞争。但民间独立检测仪的存在,不是想和政府抢夺环境检测市场。有很多事情的存在,是为了监督或者说反垄断,但民间独立检测仪的存在,目标就是推动独立的公众求知意识,推动独立的民间检测意识。在我看来,独立民间检测,在中国远未深入人心;在我看来,独立民间检测,在中国需要千方百计地推广蔓延。

“独立民间检测”未必意味着你要购买一台独立的民间检测仪,而意味着,你要有一根独立民间检测的心弦——任何人在遭遇任何事情时,想要了解真相,会采用独立检测的方式,去努力自主获取。方法可以很多,可以出钱委托商业检测公司,可以想办法与政府控制下的“事业检测单位”合作获取,可以像“一毛不拔大师”、“张跃”、“潘石屹”、“武陵老樵”那样,自己购买独立民间检测仪,在全国各地晃荡,把检测的结果随时通过微博等自媒体实时公示。当然,你更可以自己去政府的监测信息网上,去获取;或者向政府环保部门写申请书,要求他们公示那些欲说还羞的“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军事机密”。

有些人又扯我回到昆明,说昆明的空气也算好的,环保部从2013年以来,每个月都公示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昆明空气不是最差,但也一直漂浮在空气最差团伙中的迟迟不肯离开。既然我们已经大体知道了昆明的空气比较差,你再来独立民间检测它,有什么意义?难道是为了再说一遍出它的空气差?

除了上面说的,独立民间检测需要“民间自身的持续实践”之外,我仍旧想辩解说,即使是空气质量尚好的地方,也需要对空气进行第三方检测,何况昆明空气并不好。这是因为今天空气质量好的地方,明天的空气质量可能恶化;这也是因为,中国的国土上,运营着一个“与污染共存亡”的社会,昆明的空气再好,昆明也有无数的企业在排放污染。大名鼎鼎的昆明钢铁厂,大名鼎鼎的云天化,大名鼎鼎的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都正在或者即将对昆明的空气产生严峻的影响。

以安宁为例。2013年7月底,我坐在昆明安宁市“宁湖森林公园”的综合展览馆里,一页一页地翻阅中石油云南1000万吨炼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翻阅其“附页册”里诸多政府部门的证明文件。最后幡然发现,安宁是一个无论从空气还是水,都已经严重越出污染负荷的区域;发现,安宁无论是空气还是水还是土地,都可能无论承载一个庞大项目的落地。

仅仅就论一下空气,2004年以来,安宁的二氧化硫就已经严重超标。云南是中国酸雨严重的地区,安宁是昆明酸雨可能最严重的地区。而酸雨就是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二氧化硫排放多,意味着其他的“伴生气体”也同样排放多。意味着,生活在安宁的人,至少在呼吸的空气上,会让自己的生活不得安宁。

因此,即使昆明有了政府安排的几个空气检测仪,昆明也没有对空气污染严重区域进行独立检测的民间行动。假如我们募集到一台便携式PM2.5检测仪,假如在昆明的环保组织,能够每天出动培训后的检测志愿者,对昆明各大空气污染企业进行尽大可能的“贴身检测”,那么昆明的环境真相,将更充分地还原、公示给公众。昆明的环境命运,将更有可能掌握在昆明公众手中。

2013年7月底,我们发起了“我为昆明测空气”活动,目标是先募集到一台便携式PM2.5检测仪。我们选择了三年来一直在使用的那款“激光粉尘检测仪”,它的价值不高也不低,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有相当的保证,检测仪使用起来也比较容易。这台仪器价格25000元左右,我将这25000元分成100份,每份250元;希望能够在10天内,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来看,募集活动得到了大量昆明市民的支持,得到了关注昆明的不少“云南外人士”的支持,得到了一家非公募基金会的支持,可以肯定,这个募集活动已经成功。价值24900元的便携式PM2.5检测仪,会在2013年8月10号前快递到昆明的环保组织手中,委托给其使用。

不少昆明市民给这台仪器捐款了款项,不少昆明市民正在成为检测志愿者。接下来,我们将邀请持续检测武汉空气的著名环保人士“武陵老樵”,到昆明给检测志愿者进行培训,然后,由昆明的检测志愿者,决定每天的检测地点;然后,由昆明的检测志愿者,决定检测结果的公示方式;然后,由昆明的检测志愿者,决定这台仪器的未来命运。(2013.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