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很突然的又看了一遍《可可西里》,没有了第一次看的愕然和模糊,可可西里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我记不清楚第一次看可可西里是什么时候,只记得里面的几个镜头,有个人被流沙吞噬的镜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以致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想起可可西里,我都会想起它残酷的自然环境,瞬间可以碾碎一个人的生命。
触及到可可西里的过程之漫长就像它那高不可及的海拔和遥远路途一样的难以到达。好在,我有足够的机会触及她,以及那段英雄的故事。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08年的春天,我还是个青涩的大一新生,我估计还没能想明白大学应该怎么读。但可可西里来了,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降临到我们之间,那是100多幅的图片,大多是惨烈的盗猎场景,也有青藏高原残酷而美丽的环境。音响中播放着煽情的声音,仿佛是可可西里的惨叫和哭泣,那一刻我的心似乎就是被刀扎了一下,淌出了殷红的血泪。那天之后,我记住了索南达杰、V队、野牦牛队以及那些饱受迫害的藏羚羊们。
之后,藏羚羊登上了奥运舞台,但没有几个人知道它过去的遭遇,人们只是需要它,因为它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
毕业之后,接触到丰富的关于可可西里的文字和图像。还有机会前往青藏高原。记得,那是10月份,已经是雪花纷扬了,清晨,我站在214国道的边上,默默注视着眼前神奇的高原,冷风如刀割般,但阳光却将大地渲染成金黄,给人无比温暖的感觉。一群群藏野驴在不远处觅食,奔走,我心里却想起来可可西里,想起了藏羚羊,其实,那里的生态环境已经类似于可可西里了。
去年春节前夕,我和一帮青海湖牧民去清理盗猎者下在青海湖的渔网。那天,冰封的湖面上北风呼啸,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依然觉得瑟瑟发抖。队员在漆黑的夜里上了汽车,颠簸了很远的路才到达湖边。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我们一个个救下被渔网粘住的湟鱼。我总觉的,这就是可可西里的故事。同样的盗猎,同样的为了利益,同样的监管缺失,同样的面临危险。但这些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本该管理这一切的我们的政府,却一直看不到身影。
很久都没有可可西里的消息了,是该亲自去看看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