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向托克托投去你的目光

标签:
转载 |
(内蒙古托克托工业污染调查)
内蒙古托克托,这是一片被世界遗忘的土地,也是一片因为污染,而濒临死亡的土地。
居于其上的人们,要么背井离乡,选择逃离。要么在无奈和绝望中,和同样奄奄一息的土地相互依靠,抱守残生。
这一切的发生,不到十年的时间。而制造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以石药中润为首的制药厂。当中国大地越来越容不下重污染企业安身的时候,这些企业也选择了逃离,逃离到了更为广袤、更为遥远的内蒙大地。只是因为这里可以肆意排污,这里可以靠牺牲环境代价获取高额的利润。
于是,托克托工业园区的高浓度污水便出现在了一个个本来纯净的农村旁边,污水散发的刺鼻气味开始让他们心神不安,长期的污水下渗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在奇怪的疾病多次出现之后,看不到希望的年轻人纷纷选择了逃离。随着污染的滋生和渗透,这些盘踞在污水周围的村子开始了漫长衰退。很多村民都预言,这里不出20年,就再也不适合人们居住了,污染将彻底消灭这一切。
随着媒体的高度关注,托克托的问题被更多的人知道了,当地政府在重压之下,开始了污染的治理。我们不知道政府的决心有多大,但作为污染大户的石药集团似乎并未下决心痛改前非。
5月20号,达尔问前往托县工业园调研,发现污染依旧如故,村民依旧饱受污染之苦。
面对村民不想喝毒水的诉求,面对石药集团毫无诚意的环境改造态度,面对当地政府琢磨不透的心思。社会力量该如何参与关心此事,法律援助、医疗援助、清洁饮用水救助、向污染制造企业发起倡导、更加有效的调查似乎都是可行的办法。
请跟随我的镜头去现场看看
污染地图
石药中润内蒙古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为青霉素工业盐4000吨、6-APA2000吨、阿莫西林原料药4000吨。现拥有职工3000多人。2005年起,石药中润在内的企业在托克托工业园投产,开始了其污染的罪恶历史。在其生产的6年间,被环保部门因为环保问题多次处罚:石药中润分别在2005年、2006年10月、2009年9月因非法排污引发群体事件或者被环保部门整改。2011年5月18日,又因“擅自通过生活污水管线超标排放”,被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罚款51.46万元。
http://s9/middle/7f8e88c0gc0b0c48f6db8&690
http://s12/middle/7f8e88c0gc0b0c564794b&690
托克托工业园区的另一家制药企业,神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中也产生难闻的气味。这家企业曾在2011年6月因为超标排放污染物,被环保部门处罚。
http://s10/middle/7f8e88c0gc0b0c63e3f19&690
杨家村,距离园区最近的村子。一年四季饱受空气污染之苦,和其他村子一样,这里的年轻人选择了逃离来表达他们的绝望。村子离工厂很近,但村里很少有人去厂里上班,因为他们受不了这样的气味。走进村子里,也见不到几个人,商店的大门也关着,透过窗户看去,几个村民围在一起打牌。
http://s10/middle/7f8e88c0gc0b0c70f6b79&690
位于黄河边的毛不拉村,村民正在浇地。这些水来自于发电厂的冷却水,住在黄河边,不用黄河水,只因黄河水太贵。
2006年4月24日,毛不拉扬水站开闸放水。流经的第一个村庄是双河镇大羊场村。一大早,由一位副县长带队,十几辆小车、警车和救护车开到了村头,拉起警戒线强制农民用污水浇地。双方冲突中,十多位村民被抓起来,几位村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最终,数百名男女村民只好默默看着污水流过灌溉渠道。
为了排掉装不下也用不掉的污水,村民们只好在黄河岸边挖开一道沟渠,穿进一个直径70厘米的水泥管,污水由此被径直排进黄河。今年4月下旬,记者在毛不拉村找到了这个直通黄河的水泥管,旁边的沟渠内依然残留着大量发黑发臭的污水。
很快,当地官民因排污发生冲突一事被新华社以《托克托县政府“护送”污水进农田》为题报道。这之后,托克托工业园区开始逐步建立一、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污管道通向了北边的姑子壕村氧化塘。毛不拉村的排水压力开始减轻。
http://s9/middle/7f8e88c0gc0b0c787d3b8&690
位于毛不拉村的黄河灌区提水站,我们到的时候没有开动。
因为污水流量实在太大,臭水子洞村的管道被多次撑爆,径直流进农田造成减产。据村民说,污水流进谁家的地,一年给补偿650元,钱由石药中润来出。
再向北,是伍什家镇姑子壕村的3个氧化塘。
http://s11/middle/7f8e88c0gc0b0c99fb4da&690http://s7/middle/7f8e88c0gc0b0cab25006&690
在氧化塘的周围,倒是有不少水鸟(黑翅长腿鹬)。他们成群的、不时的在污水之上起舞,飞翔。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http://s1/middle/7f8e88c0gc0b0da9d3f80&690
这个地方总共有三个氧化塘这是2个氧化塘想通之处的构筑物。写着“保护环境”,事实上,这些氧化塘集中了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污染。
http://s15/middle/7f8e88c0gc0b0db38f56e&690
在这片新征收的土地上,一个新的氧化塘即将建起。村子的命运似乎还会继续衰落下去。挖掘机挖起一道道沟渠,那是污水的要流过的地方。
http://s2/middle/7f8e88c0gc0b0dca3a9c1&690
渗漏的污水在低洼处汇集起来,他们用这种办法将其送回塘子里。
http://s2/middle/7f8e88c0gc0b0dd7740f1&690
这是氧化塘污水的来源,20多千米的管道将污水运送到此地。然后任其自生自灭。
http://s3/middle/7f8e88c0gc0b0de2d04a2&690
污水呈现的可怕的红褐色,这样高浓度的污水,根本没有办法自净。
http://s16/middle/7f8e88c0gc0b0dec8bbaf&690
从排水状况来看,污水的量很大。
http://s5/middle/7f8e88c0g79ab49a36564&690
事实上,流入氧化塘的水很快就流出了氧化塘,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下一个氧化塘。而旁边就是农民的耕地,谁也无法保障这些水是否会全部流入下一个氧化塘。
(姑子豪村)
http://s1/middle/7f8e88c0gc0b0e11fdc00&690
姑子豪村村民家里的饮水,他们怀疑他们喝的水有问题。因为污染,他们的水一般来自外面的自来水,但自来水经常断水,所以他们经常要喝井水(浅井水,15米左右)
http://s11/middle/7f8e88c0gc0b0e2a13b9a&690
姑子豪村村民家里。一份关于托县污染的报道。
http://s1/middle/7f8e88c0gc0b0e407c340&690
在差不多村中心的地方,有一口深水井(180米)。这口井是上世纪80年代,政府帮助打的。由于村西1000米处的污水湖,村民认为他们的饮水受到了污染。村里本来有200多人,现在不到50口。全部都走了,也是因为污染。现在村民的用水还是依靠这口井。只是为了小孩子,他们偶尔会花8元钱,买一桶纯净水。
http://s13/middle/7f8e88c0gc0b0e5911ecc&690
这就是那片著名的污水湖,由于新来污水的汇入,水的颜色呈现可怕的粉色。 这个污水湖,原来是千余亩平坦的土地,栽种着防止土壤沙化的红柳。现在,红柳消失了,原地挖出一个排污用的人造湖,长方形的湖四周用土打起2米来高的土坝,足足占地6000亩。
http://s13/middle/7f8e88c0gc0b0e7d0b60c&690
http://s5/middle/7f8e88c0gc0b0e8889c34&690
大片的红柳已经死亡。
http://s16/middle/7f8e88c0gc0b0ea2cf4af&690
有村民依然还在里面放牧。
(什家豪村)
http://s1/middle/7f8e88c0gc0b115daad70&690
村里已经不多的人口依然在饮用地下水,他们认为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
http://s14/middle/7f8e88c0gc0b116914a7d&690
烧开的水倒进盆里,是淡黄色的。
(2级污水处理厂)
http://s11/middle/7f8e88c0gc0b11804f01a&690
这座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法和膜处理法的综合技术处理污水。
http://s16/middle/7f8e88c0gc0b11913ef2f&690
http://s8/middle/7f8e88c0gc0b11a35c4f7&690
进水,出水水质对比。
http://s16/middle/7f8e88c0gc0b11b0bf51f&690
污水处理厂进水口。
http://s3/middle/7f8e88c0gc0b11c16ac92&690
污水处理厂出水口
http://s12/middle/7f8e88c0gc0b11ca5850b&690
环保部门的在线监测仪器,cod保持在56左右。也就是说,污水处理厂至少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