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为了让清河不臭

(2011-11-05 20:48:42)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为了让清河不臭作者:邵文杰

    针对清河有污水直排、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29号,达尔问举办了清河污染治理公众研讨会,在已经知道清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来自各行各业关心河流治理的环保志愿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足,但是这不能成为政府部门对清河臭味置之不理的理由,你至少可以把臭味去除一点吧,清河以前也有过不臭的时候,现在为什么这么臭”。29日下午在达尔问举办的清河污染治理公众研讨会上,居住在清河边,每天上下班和清河打两次照面的简格民直截了当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清河到底怎么了

 

    9月份,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依托乐水行的志愿者在北京河边发起了#拍摄北京排污口#的微博行动,志愿者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对于非法排污口要依法关闭,对于所谓的合法排污口要督促政府拿出解决方案,尽快让排污结束,开始修复积累性污染对环境的损害。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北京的环境更加美好,也是为了帮助政府改善城市环境。简格民就是其中的拍摄志愿者之一,他将自己最为熟悉、也最为痛恨的清河的排污口发到了微博上,惹来众人围观和注意,因为清河让太多的人苦不堪言。

 

    29日下午,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将一些关心河流污染的人,请到了一起,希望不同的意见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人中,有污水治理工程师、有技术人员、有学生、也有媒体,有非政府组织,还有我们的拍摄志愿者。

 

有人说,污水的气味难闻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了洁厕灵,它本身有很强的刺激性。洁厕灵,能有效快捷消灭卫生间臭味、异味、清洁空气。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结核杆菌和真菌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陶瓷类日用品,如便器、瓷砖、水池表面具有良好去污除垢作用。其实它的主要成份是盐酸,还有少量的表面活性剂。这个不知道有无人做过研究,假如是真的,那么所有人都需要做好防护。

 

    清河的污染原因似乎已近很明晰了,政府也一直以此作为公众举报之后的标准答案。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究竟是不是问题的关键,污水处理为什么跟不上城市发展,清河的污染问题究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谭乃秦,曾经是北京市排水集团的高级工程师。他说,北京的污水处理现状是全国最好的,但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远远跟不上城市的扩张。所以污水处理能力远远落后于现有产生的污水量。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建设由于各种原因,建设周期短,大概是国外建设周期的1/3,这样就避免不了质量上出现的问题,难免影响效率。按照官方的数据,清河的污水处理厂的2期工程在2012年12月会投入使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处理能力还是不足。所以,正在进行的东水西调工程会将清河的一部分水抽调到永定河。公众可能不知道,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北京来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土地太金贵,当然还存在运营管理上的问题。总的来说,排水集团的压力一直很大,也一直很努力的在改善北京的水环境。如果要彻底还北京一池清水,任务还很艰巨。

 

水务主管部门应当怎么做

 

也许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直面问题,当大家开始接受污水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存在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显然会开阔起来。

 

“既然排水集团一直在超负荷运行,那么为什么不考虑节水,为什么不和给水集团联合起来,真正做到把用水量给减下来”。一直在推节水技术,却屡遭困境的一名企业家以自己的经历说明了节水大有可为的现状。节水不仅可以减轻排水集团的压力,也减轻了自来水集团的给水压力。

 

    其实居民不是不理解政府,实在是由于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可以想一下,常年居住在臭水河边、不敢开窗、不敢散步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其实,消除臭味是目前首先要做的,可以用稀释的办法,也可以用转移的办法,政府应该消除这个气味。拍摄志愿者简格民满怀希望的说。

 

    假如从污染本身出发,可以想到很多减缓污染或者减轻污染对人体伤害的措施。达尔问研究员邵文杰提出一系列让水务主管部门公开排污信息并告知公众的建议,用类似于天气预报的方式让大家做好自我保护。假如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改良总是可以的。

 

    乐水行资深志愿者张祥则强烈建议,多部门联合起来,首先应当将清河水质还清,然后再开展沿河的景观建设。把钱用到刀刃上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将污水转移到下游人口稀少的地域,可以将臭气从源头消除,虽然没有专业的调研支持,但也是一种思路。

 

    北京美津和润环保技术公司的关小东则倡导通过立法的方式,彻底改变浪费水的现状,以现在的用水状况,节水40%都是有可能的。这个数据让大家很是吃惊,当然也很期待。

 

    在联合国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的张老师则提供了一种国际化的思路去解决这些棘手的环境问题。这个思路是一种多方参与的规划清洁发展机制,有点类似循环经济的概念,目标是多方互利。但在中国缺乏可以参考的典范。

 

    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多元化,我们希望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开动智慧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清河的问题达尔问和乐水行志愿者会持续而细致的关注下去,研讨会还会举办,我们希望北京市水务主管部门能够尊重民间不是听上去那么专业、但很诚恳、很有效的建议。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