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麻山村游记之一

(2017-07-02 20:27:35)
标签:

永嘉

麻山村

麻山道观

古树

苦楮树

分类: 地理
麻山村—麻山道观—苦槠古树

    永嘉县南城街道麻山村有一棵古树,一棵150年树龄的苦槠树。
    苦槠树在永嘉县是一种常见的长寿树种。树龄大于百岁的苦槠古树多达421棵,最长寿者618岁,南宋朝种植。麻山这棵150年树龄的苦槠属于小弟弟,与16棵同龄树排名339位。不过,他16.5米的平均冠幅还算比较大,排在苦槠的30名之内。
    古树在“麻山瓦屋”。我事先做了些功课,查了百度、Google、高德等几个地图,始终未找到小地名“瓦屋”,又听说麻山村在早些年已经搬到山下去了。因此,上山能否找到古树心中还没有底。不过,冲着这棵普普通通的苦槠树我还是上了麻山。我希望看到永嘉南城街道的所有古树。
    写博文时我又查了地图,发现天地图上有“瓦屋”这个小地名。
    比较了众多网上公开的地图,有一个心得。道路更新最快的是高德、凯立德,影象更新最快的是Google,中国地名标注最正确的是天地图。
    其实我上麻山还有其他的原因,一则因为从未到过麻山,还因为据说麻山有一道观,道观供奉的是猴子。这是我从南溪江东岸岙底新民村的一座小庙中知道的,该小庙名“白老仙翁庙”,供三圣亲爷,中供“齐天大圣”,左右供白老仙翁青田白灵通(俗称麻山亲爷)及胡相公,庙前“重建白老仙翁庙”碑称,主庙在麻山岭头。  http://s14/mw690/001XhTC6zy7ckGVuIJ7fd&690

    离开县城上塘,沿县前西路,向桥下方向走,在离“上桥线”500米处,向左转180米,再右转180米,再向左转就开始通向麻山、外山的公路了。
    向前沿着山脚转,约400米处开始上山,右侧离开公路有一座桥,名曰“双忠桥”,过桥有两栋仿古建筑。向内体量较小的是“双忠殿”,纪念宋朝良臣胡则(民间称胡公大帝)和包拯,出资建庙的以胡姓为主。外侧体量较大的大殿上悬“莲花院”匾额,坐北朝南,大门侧门紧闭,从窗户窥视,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而不是观音,看来,这里是规划中的前殿,即大雄宝殿。大殿无围墙,沿殿侧向内走,见到一三合院老建筑。正房为“大雄宝殿”七檩五间,内竖“永嘉县上塘镇中塘莲花院”标牌,庙堂的布置和房屋结构装饰,显示该建筑应为民国时期建筑,房梁上还有多处书有“XX助洋XX元”的题记。看着这无人管理开始破败的建筑,我很担心,不需几年,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就要消亡了。永嘉县古建筑太多,由于财政拮据,知名度不高的清末建筑都还未列入文保单位名录,更不用说民国时期的建筑了。
http://s6/mw690/001XhTC6zy7ckH42jCB75&690
    要进山了,看着才4米宽的公路,担心会车有困难。就问路边种地的村民,问上山道路行车是否方便,答复是很好开。于是壮了胆进山了。上路一看,哈!原来道路已经拓宽了1米,从4米扩展到5米,一路上山会车十分方便。这几年县交通局办了不少好事,其中之一就是给重要的山区公路从4米拓宽到5米。
    转了六个急转弯,行驶约3.3公里,有一个岔路口,直行去外山,右转上麻山公路去麻山。
http://s8/mw690/001XhTC6zy7cVmfE22Pe7&690    从地图看,麻山应该在山上,离上塘有一段距离,看不到上塘。没想到上山的公路就在上塘谷地的西南山坡上转,每一转湾,就能远眺到山谷里的上塘城区。
http://s12/mw690/001XhTC6zy7ckH8mkWveb&690
    山路很陡很美,不时有流水下泄形成不小的瀑布。
http://s3/mw690/001XhTC6zy7ckI4T47U02&690
    现在正是山区插秧的时节,山区时节比谷地要稍晚一些。快到麻山岭头时,可以看到了一些梯田了,村民们正忙着用手扶拖拉机犁田。
http://s8/mw690/001XhTC6zy7ckIaUflRe7&690
    终于到了麻山岭头,这里的海拔高度约420米。看到了路边的麻山村房舍。路边的里程碑为“麻山线4”。道路显得比较平缓,再前行200米,看到右侧的道观,而向前直行又是一个岔路口,向左通上仰,向前通梅岙,瓯江边的梅岙。
http://s1/mw690/001XhTC6zy7ckIyDeHC30&690
    道观名“麻山道观”,据说已有多年历史,现有道观属于现代仿古建筑。与大多数类似道观一样,进山门后,是一大庭院,庭院前侧为香烛炉,后侧是大殿,两侧是厢房。由于整个庭院被铁皮棚遮盖,院内光线十分昏暗,大殿内更是黑暗。大殿正上方悬挂“麻山道观”匾额。
http://s14/mw690/001XhTC6zy7ckIWHwqVcd&690
    在黑暗中仔细观看了殿内的三位主祭祀神,看到果然有一位尖嘴猴腮的样子,头上插了两根长长的羽翎,应该是“齐天大圣”,不过不在主位而在右位。其他两位,主位的也插了两根长长的羽翎,是位武将,应该是白甲大将军白灵通,但穿的似乎不是白色。左侧的是位文官,应该是胡神仙了。
http://s13/mw690/001XhTC6zy7ckJ4jasA1c&690
    很想见到“重建碑记”之类的碑刻,以便了解“麻山道观”的往事今生,转了一圈没找到,问了一位正在整理香烛的阿姨,她去问了一位疑是庙祝的男子,确认没有。我顺便问了为什么要祭祀“齐天大圣”,答复是不清楚,又问了是否知道新民村的分庙?他们答复是没有分庙,也不知道新民村在哪里;最后问了这里到梅岙的公路好不好走?答复是前些天听说在修路,今天又下了些雨,可能不太好走。谢谢他们了,让我了解了庙祝们是如何了解他们承包的庙宇的。
    道观有饭堂,饭堂很大,里面还有四人刚吃好饭,菜肴丰富,两位女士,两位大小孩,可能和男士是一家人。饭堂外有加盖雨棚的小院坝,养了一群小鸭子,再外面是一个很大的鱼塘,约有10亩大。进道观的通道上还有一辆轿车,看来这一家人过得十分惬意。
    “麻山道观”虽名道观,但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教道观,而被称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这类道观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中被登记入“道教正一派”。
http://s10/bmiddle/001XhTC6zy7ckJbDYQV99&690
    值得关注的是,在“基本信息”中,永嘉县已经登记的120个道教活动场所中,其中只有“乌牛街道东蒙山天然道观”被登记入“道教全真派”,而其余119个均登记为“道教正一派”,这反映了永嘉县“民间信仰”的兴旺。不过,说冒犯一点的话,这119个道观的庙祝有几位能说得清为什么要登记为“正一派”?
    确实很难,“民间信仰”是否是宗教尚无定论,还在学者的讨论研究中。为了加强管理,在中国四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就先归入最相像的道教吧,而在道教中就先归入由“火居道士”主持降神驱鬼的正一派吧!
    返到村口,遇到一位准备下地的村民,问了他这里是不是“瓦屋”?答复是“瓦屋”,我很兴奋,接着问古树在哪里?他用手向北一指,顺着土路向内看,一棵大树耸立在道路尽头。
    村民见我是来访的,就十分热情地给我介绍起村里的情况。村里已经没多少人住了,早年已经搬迁到山下,最近有几户村民回来造了新房。以前村里很热闹,现在冷清了许多。这棵古树每年要开花,很香、很好看,村民都精心爱护。
    沿村内土路向里走,看到村里造的新房,门口停了一辆轿车,后来发现,除了一些破败的房舍外,凡有人住的不多的几幢房子前都有车。还有几位讲着普通话的外乡人,估计是在村里承包土地的。
http://s10/mw690/001XhTC6zy7ckJoulCx99&690
    苦楮古树长在一片废弃的稻田边,枝繁叶茂,长势十分旺盛,上面有永嘉县的古树保护牌。看了半天没找到花,因为我从没见过苦楮树开花,很想知道苦楮树的花啥样!树下有很多杂草灌木,无法靠近,有一头小牛悠闲的躺在树侧,嘴不停地反刍咀嚼着。
http://s3/mw690/001XhTC6zy7ckJzG5dUb2&690
    苦楮树很滋润地生长在山地上,也许因为村里人少,它没有平原地区风水树所享受的分光。也许它曾经有过,只是随着麻山村整村搬迁而风光不再了。
    我很想了解苦楮树的花,仔细查找了苦楮树的相关资料。
    苦楮树,壳斗科,抗旱耐寒,木质细密、坚韧,分布长江以南各省份。一般过了清明节四五月开花,十月结坚果,呈小锥形,果实成熟落地,外有刺,炸裂开,露出深褐色坚壳果实,蒸煮后剥壳可食其肉,味略苦后甘。富含淀粉和微量元素,亦可磨粉做饼或豆腐。材质致密坚韧,有弹性,供建筑、机械等用。
    苦楮花属柔荑花序。无限花序的一种,可归入穗状花序。其特点是花轴上生许多单性小雄花,花轴柔软有下垂,也有向上扬的。
    对花形的描述是:绿色的花朵层层叠加,最长的花丝垂下来将近有30厘米。清淡的花香,弥漫着周围空间,隔着百米都能闻到。
http://s4/mw690/001XhTC6zy7ckK2tRWb63&690
http://s6/mw690/001XhTC6zy7ckKeaLoF85&690
http://s6/mw690/001XhTC6zy7ckKjqZet1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