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自律,是整理自己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是整理自己
青年问弘一法师:“我有能力,为何总是感到疲惫不堪?”
弘一法师回答:“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你没能整理好自己的生活。”
杂乱无章的生活,注定让人疲惫。
所谓整理,其实是一场自省的过程,反思自己需要什么,摒弃什么,从而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想要重拾轻盈的人生,需要对自己进行定期整理。
生活说到底,是取悦自己的过程。
整理,无异于对身体和心灵及时排毒,然后,呈现给自己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 1 -
整理,让生活明朗
诗人洪迈在《夷坚志》中写道:“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
近日,一位28岁日本小哥因房间的明窗净几在朋友圈走红。
他的屋子物品寥寥,却透着精致与格调。
他以前是个重度囤积症患者,家中杂物堆积如山,整个空间逼仄又杂乱。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愿回家,正是这乱糟糟的环境让他心烦意乱。
他决心改变,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
他清理出那些不需要、不合适的东西,果断和它们告别后,顿感一身轻松。
整理之后,居住空间宽敞了许多,视觉上更加明亮通透,仿佛自由也多了几分。
物品变得精简且实用,打扫起来轻松又高效。
干净敞亮的房间,整齐有序的陈设,让心情格外舒畅。
在家办公或写作时,他也能更加专注,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好的生活,本就是简单清爽。
英国作家塞缪尔曾说:“每件东西都有它的归宿,每件东西都该各安其位。”
物尽其用,不被物质所累的人生,原来是这般自在惬意。
再好的物件,若派不上用场,就如同摆设。
哲学家苏格拉底受学生们多次邀请,去集市逛了一圈。
学生说:“集市上好玩意儿数不胜数,您这一趟,肯定收获满满。”
逛完集市,苏格拉底却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世上,有太多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确实是这样,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总是太多,可真正需要的其实寥寥无几。
当你占有过多,却又无法物尽其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生活品质。
- 2 -
整理,让情绪稳定
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罗森是一名萨克斯手,收入微薄,可他每天都乐乐呵呵,对啥事儿都满怀乐观。
罗森特别爱车,但以他的收入,买车根本没戏。
他常念叨:“要是能有一辆车,那该多好啊!”
眼神里满是憧憬。
有人跟他打趣:“你去买彩票呗,中了奖就能买车啦。”
于是,他花两块钱买了彩票。
没想到,罗森还真凭借这两块钱的彩票中了大奖。
他用奖金买了车,终于梦想成真。
大家常能看到,他吹着口哨,开着车在林荫道上行驶,车身干净得发亮。
然而有一天,罗森把车停在楼下,半小时后下楼,发现车被盗了。
朋友们得知消息,想到他那么爱车,都担心不已,便一起过来安慰他:“罗森,车丢了,你可别太难过啊。”
罗森却大笑起来,说:“嘿,我为啥要难过呀?”
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疑惑。
“要是你们不小心丢了两块钱,会难过不?”罗森接着问。
“当然不会!”有人回应。
“对呀,我丢的就是两块钱呀!”罗森笑着说。
好的情绪,就像冬日暖阳,让人瞬间心生暖意。
反之,坏情绪,会让人把困难和焦虑无限放大。
就像一只刺猬,路过一片荆棘丛,被刺扎到了。
它很恼怒,转身就去撞荆棘丛,结果身上被扎出好多伤口。
刺猬愤怒极了,觉得是荆棘丛在伤害它。
于是它拼命用身体挤压荆棘丛,想把它毁掉。
最后,它被荆棘丛扎得遍体鳞伤。
刺猬到死都没明白,害死它的不是荆棘丛,而是它自己的坏情绪。
为坏情绪付出代价,等同于自我折磨。
梳理情绪,就是要找出产生坏情绪的根源,掌控情绪,才能不被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
稳定的情绪,才是一个人最棒的保养品。
- 3 -
整理,让圈子干净
在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堪称精通减法哲学的行家。
从他在古城隐居的那段日子,便能窥探出一些生活真谛。
丁元英为何要去古城?难道偌大的北京就没有一处能让他安心的地方吗?
其实,是因为不擅长拒绝的丁元英,为了避开北京那些纷繁复杂的圈子,才独自前往陌生的古城。
他开启了“静音”模式,不参与热闹场合。
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全身心都沉浸在对“文化属性”的思索中。
懂得享受独处的人,往往深谙断舍离之道,如此才能把精力与时间都留给自己。
丁元英的社交圈子极为纯粹,朋友数量不多,但个个都是过命的交情。
他和好友韩楚风,平日里只是偶尔联系,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一旦有事,哪怕相隔千里万里,只需一句话,对方就会立刻来到身边。
丁元英要去五台山,韩楚风毫不犹豫地推掉所有应酬,陪着他去五台山寻求内心的安宁。
再看看朋友们给丁元英带的礼物,就知道他的圈子有多难得。
丁元英平时就三个爱好,抽烟、喝茶、听音乐。
韩楚风带来30条烟和5万块钱,因为知道兄弟爱抽烟,就让他尽情抽,因为知道兄弟可能缺钱,就给他钱花。
郑建时回国时,带来15斤茶叶,足够他喝上一年半载,满足他的口腹之好。
珍妮知晓他喜爱音乐,漂洋过海给他捎来经典唱片,让他得以慰藉心灵。
这几个好友,虽不常相聚,却彼此了解、心心相印,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情谊。
丁元英的圈子让我们明白:最该断舍离的,其实是我们的社交圈。
二三挚友,远比无数泛泛之交珍贵得多。
圈子越小,越显纯粹;圈子越干净,越值得珍惜。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只有舍弃生命中不必要的部分,才能关注内心真正的需求。
减少不必要的东西,去掉不必要的应酬,把珍贵的时间留给值得的人和事。
整理,既是对过往的复盘,也是对生活的审视,更是让我们拥有明确人生的必经历程。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如何整理;越是整理的人生,越拥有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