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那些聪明,却不厚道的人
(2025-06-06 15:47:33)远离那些聪明,却不厚道的人
人最大的精明,就是厚道。
因为厚道,所以待人真诚;
因为真诚,所以愿意为他人着想;
因为时时体谅他人,所以心中满怀真情,不会辜负任何一片真心。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我们拿真心去相交,去建立交情。
- 1 -
人的第一风水,是人品
做事,先做人。人生之旅,归根结底,聚焦于两大核心——做人与处世。
有这样一句箴言:“海洋之辽阔难比心胸之宽广,大地之深厚难及品德之敦厚。”
在德才兼备的天平上,德性始终占据首位。
尽管人无完人,各自的瑕疵在所难免,但人格上的瑕疵却是无法被社会轻易宽恕的。
明朝时期的杨荣家族,其祖父与曾祖父以摆渡为生,便是一个关于厚道的生动例证。
在一次洪水肆虐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唯救人”,舍弃了所有货物。
这一行为在当时被当地人视为愚蠢,仿佛他们错过了一个一夜暴富的良机。
然而,他们并未趁火打劫,没有运用任何阴谋阳谋;
而是出于对他人生命的深切关怀,奋不顾身地投入救援。
他们甚至还将溺亡者遗体捞起,以免其家庭承受尸骨无存的悲痛,给予了遇难者家庭最大的慰藉。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以免留下终身遗憾。
这便是真正的厚道,任凭外界风云变幻,内心却坚守着不变的道德准则。
正如古人所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不仅仅是对财富获取方式的训诫,更是对人生所有追求都应遵循的法则。
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其价值绝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装饰,而在于内在人品是否坚如磐石。
因为那些人品欠佳之人,即便偶有得利,也难以长久;
而品德高尚者,以坦诚与善良赢得他人的尊敬与认可,方能在社会的大潮中稳稳立足。
- 2 -
聪明人,都厚道
厚道的人,亏得了一时,却赚了一世。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智慧与成功的渴望,梦想着能高人一等,收获更多,活得更加精彩纷呈。
然而,多数人往往局限于浅显的小聪明之中。
他们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的规划;拘泥于琐碎小事,忘却了宏大的目标,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高瞻远瞩。
其实,智慧的巅峰在于厚道,它是一种深远且持久的大智慧。
举例来说,光武帝曾将一群进贡的羊赐给朝中官员,要求每人挑选一只。
面对羊群中肥瘦不均的情况,分羊的官吏陷入了困境。
有人提议将羊全部宰杀,肥瘦搭配;有人则主张按大小分配,但均未达成共识。
此时,甄宇默默上前,选了一只最瘦小的羊。
其他官员见状,也不好意思再争抢肥羊,很快羊群就被顺利分配,且无人有怨言。
此事传至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赢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誉。
后来,他因忠厚谦逊,被群臣举荐,晋升为太子少傅。
人皆有欲望,这本无可厚非。
但为人处世,最宝贵的品质在于自我克制。
能驾驭欲望之人,方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放任欲望者,往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可能自食恶果。
贪婪,是人性中固有的弱点,尤其在面对微不足道的小便宜时,许多人的贪念便蠢蠢欲动。
在他们看来,占点小便宜便是精明之举;殊不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蝇头小利,日积月累之下,终将葬送自己的前程。
因此,真正睿智的人,不会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迷惑。
他们深知,今日所贪的小便宜,未来或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3 -
人厚道,天不欺
人生一世,善恶终将由天判定,正邪亦自有世人品鉴。
心存良善者,自会收获善待;而心怀恶意者,终将难逃法理制裁。
历史长河中,“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曾遭遇一件趣事。
他外出时,意外发现自己的马被一伙人杀死并正在烹食。
得知真相后,这伙人惊恐万分。
然而,秦穆公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设宴款待他们。
杀马者深感愧疚,酒毕便匆匆离去。
三年后,秦穆公被晋国围困,生死悬于一线。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支小队奋勇杀出,冒死将秦穆公救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小队正是当年杀马吃肉的那群人。
秦穆公未曾料到,自己当年的宽容之举,竟在关键时刻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世间万物,因果循环,此乃不变之法则。
上天虽能决定最终的结果,但过程与原因却全在于个人的选择与行为。
因此,若总觉命运不济,不妨多从自身反省,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当你真心去做了,便会发现,人生路上,每一步都有人在看。
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端,上天从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厚道之人。
须知,精明过度,反成愚蠢。
在这个德行立身的时代,一个人的品行往往决定了他的成败。
人活一世,可以爱财,但不能不择手段去谋财;可以图利,但不能斤斤计较去算计;
可以贪心,但不能昧着良心出卖他人;可以无能,但不能伤天害理毁掉品行。
宽厚待人,肯吃亏,才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