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容(深度好文)!

(2025-05-17 14:37:23)

容(深度好文)!

 陈老师圣贤文化
2025年05月17日 06:00 广东


当遇到一个凡事尊重欣赏你的人,很可能并不是你很优秀。


而是对方在各个方面都胜于你,且包容力很强。


能容的人,不但服众,还受人尊敬。


能容言,会容人,可容事,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


- 1 -

容言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最崇高的德行仿若水一般,能包容、润泽万物,却从不争强好胜。


容言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更是一种宏大的格局。


拥有这般品格的人心胸宽广,不与他人争高论低;他们目光长远,着眼的是整体,而非细枝末节。


历史上的狄仁杰大家都很熟悉。


有一回他奉武则天之命去办要事。


清晨,因急着赶路,他和管家狄春随便找了家小吃摊。


因生意兴隆,许久才等到一张空桌。


伙计忙得不可开交,狄春便自己动手收拾。


刚收拾完,来了个衣衫破旧的乞丐,拍着桌子怒气冲冲地嚷道:“我的饭还没吃完,你们就把我的饭给收了,你们说咋办吧。”


狄春赶忙赔不是,答应给他买一份新的。


可乞丐不罢休,非要一两银子。


狄春觉得一两银子能买好几桌饭了,便和乞丐争辩起来。


狄仁杰见此情景,笑了笑,说:“狄春,给他一两银子吧,确实是咱们不对。”


乞丐有些意外,拿了钱便走了。


狄春气得直埋怨,觉得太便宜那乞丐了。


狄仁杰却道:“还有什么事比咱们要办的事更紧要呢?快吃,吃完还得赶路呢。”


刚才的事好像从未在狄仁杰身上发生过一样,狄春对他钦佩不已。


面对乞丐的无理取闹,两种格局,两种态度:狄春与乞丐针锋相对,差点误了大事;而有大格局的狄仁杰,以大局为重,包容乞丐的刁蛮。


格局有多大,包容心就有多强。


古人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意思是,再大的灾祸,都是因为一时的不能忍耐引发的。


外在的包容,内在的格局,其实蕴含着严谨的系统思维,能分清主次,从而趋利避害。


能包容的人不拘泥于小节,并非不重视小节,而是看得更长远,对眼前的得失不放在心上。




- 2 -

容人


秦朝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意思是: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


人亦如此,能包容他人的瑕疵短处,便会赢得人心。


这并非靠利益驱使,而是源于自身的底气、笃定与气场。


生活中常会碰到蛮不讲理之人,缺乏自信的人会与之激烈争辩。


而自信满满的人因心中有数、胜券在握。


便会从容应对,化解矛盾,体谅他人的难处,宽恕他人的过错。


容人,并非要求三观一致,而是源自自信的心境。


有这么一则寓言。


一日,孔子的学生在门外扫地,进来一位绿衣客人向他发问:“一年究竟有几季?”


学生自信满满地回答:“自然是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却摇头反驳:“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两人争执不下,便决定打赌:谁输谁磕三个头。


这时孔子从屋内走出,学生请孔子裁决。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竟也说:“一年有三季。”


学生大惊失色,却只能愿赌服输。


客人走后,学生质问老师,孔子说:“你没瞧见那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生秋亡。


从未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便认可,你讲四季争到天黑也无用。


你吃点亏,磕三个头,又何妨。”


这故事虽是后人虚构,但现实中确有此类“三季人”。


看透却不点破,顺势而为,并非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而是包容不如自己的人,以和为贵。


尊重事实真相,不必在口舌上争个输赢。


无论自己是否正确,只要与人争辩,就是在暴露自己的不自信。


若内心已然坚定,又怎会在意他人的偏颇之论?


真正自信的人,定会包容一个不自信的人。




- 3 -

容事


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漠大陆的一分。”


山与山虽难相逢,但人与人却常相见。


与人相处时,意见相左、观点相悖在所难免。


若想合作顺遂,就得发挥包容的力量,如此才能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要是都想占上风、互不相让,很可能两败俱伤。


既能包容比自己出色的人,又能包容缺点显著的人。


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与人共事,包容至关重要。


北宋初年,吕端担任宰相时,曾遭奸臣构陷,被贬回乡为民。


回到家乡后,当地的一些官吏和豪绅凑在一起,带着厚礼前来拜访。


吕端哭笑不得,当众说明真相后,那些士绅豪强们脸色骤变。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把带来的礼品又都拿走了,甚至还有人出言讥讽。


吕端却只是一笑置之。


过了些时日,皇上又派御史来宣召吕端官复原职,那些士绅又纷纷聚到吕端家中,极力讨好。


书童气愤不已,想把他们赶出去。


吕端却说:“之前我确实不是宰相了,大家这么做也能理解。现在我又官复原职,更该为乡里谋福祉,大家都是乡亲,本就该相互扶持。”


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仅能经得起人生的起起落落,更能容忍别人因自己地位变化而态度大变。


这样的仁义宽容,表面上看是一种处世态度,实则源于内心的强大与智慧。


防范他人不如和解,与人争辩不如宽厚待人。


心若狭隘,处处都是怨言;心若宽广,时时皆是暖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