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管,少说,少想,就是福

(2025-04-29 15:11:07)

少管,少说,少想,就是福

 陈老师圣贤文化
2025年04月29日 06:04 广东


生在世,最大的福气,不是身在高位,更不是家财万贯。


而是不被外物困,不被琐事恼。 


少管,少说,少想,就是福。 


- 1 -

少管闲事


《墨子·鲁问》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户人家的孩子生性顽劣,整日惹是生非。


不是欺负这个,就是招惹那个。


有一天,这孩子又闯了大祸。


他父亲气得火冒三丈,拿起鞭子就狠狠抽打他。


这时,邻居家的老翁路过,见此情景,竟从家里抄起木棍,跑过来帮着一起打。


孩子的父亲见状,赶忙停下手中的动作,质问老翁:“你凭什么打我儿子?”


老翁却理直气壮地说:“你都在打儿子,我帮着打,不也是顺着你的心意嘛。”


父亲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我打我儿子是我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这不是多管闲事嘛!”


确实如此,过度插手别人的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失了分寸,闹出笑话。


人生在世,得有个界限感。


不管是家里的事,还是生活里的琐碎,那都是别人自己的事儿。


生活是自己的,得自己负责。


换位思考一下,咱们自己的生活,也不希望别人来指手画脚。


有句话说得好:“你过得不幸福,很多时候就是闲事管得太多了。”


生活的最佳状态,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少去管别人的闲事。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管别人、做那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上。


不如多花点心思提升自己,走好当下的路。


少管闲事,少操闲心,生活自然就少了许多烦恼。


人生苦短,要学会放过自己,也成全别人。


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活得从容自在。




- 2 -

少说是非


俗话说:“饱经世事慵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 

能洞察世事是本事,可少说他人是非却是难得的智慧。


清朝有位大臣叫胡兆龙,在翰林院当庶常。


有一天,同僚们约他出去游玩,他不想去,就留在翰林院看书。


巧的是,顺治皇帝来了翰林院。


看到胡兆龙在专心看书,不忍心打扰,便默默站在他身后。


胡兆龙偶然回头,才瞧见皇上,赶忙行礼。皇上问他:“这翰林院里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呢?”


胡兆龙回答:“别人都完成任务回家了,我比较愚笨,总是比他们慢,只能多看会儿书。”


皇帝听了大笑:“我知道他们在干什么,都在外面下棋喝酒呢。”


回去后,皇上便下令让胡兆龙的官职连升三级。


不随意谈论他人是非,管住自己的嘴,就是在给自己积福。


有句话说得好:“爱说别人是非的人,自己肯定也是非不断。”


其实,这世间的对错,都在人心,只是角度和立场不同罢了。


那些爱说人是非的人,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颠倒黑白,看谁都不顺眼,不过是自己格局太小,修养不够。


佛说,要原谅别人的过错,少评判他人的是非,因为大家都是带着业力来到世间的众生。


不议论他人是非,不记着别人的过错,也是在让自己混沌的内心得到解脱,渡人也是在渡己。


人活一世,事别看得太明白,人别看得太透彻,少说话,少犯错,才能少惹灾祸。


心中有路,天地自然宽广,常帮助别人的人,福气自然会来。




- 3 -

少思少虑


生活中,你是不是常有这样的体会?


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能让你反复思量,一整天都心神不宁;


白天与人发生的一次小摩擦,能让你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疲惫、焦虑,就是因为想得太多。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和尚向老和尚请教:“师父,这世上什么最难掌控呢?”


老和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小和尚:“你觉得呢?”


小和尚思索片刻,回答:“是金钱和地位吗?”


老和尚摇头。


小和尚又说:“是别人的看法吗?”


老和尚还是摇头。


最后,老和尚缓缓说道:“我们最难掌控的,其实是自己的内心。金钱、名利,不过是引发我们内心杂念的外在因素罢了。”


确实如此,人心最容易滋生欲望和杂念。


若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明知想不通却仍执着纠结,就只能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


有位哲人曾说:“灾难不仅来自外部世界,也来自我们的内心。”


有些事,你越是强撑,就越容易陷入黑暗;


有些事,你若能放下,走出来后,便会迎来光明。


与其被自己的内心束缚,不如像庄子所说的那样“虚室生白”。


放下计较,忘却杂念,专注于当下。


其实,环境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的心境。


人这一生,内心越纯粹,杂念越少,就越能品味到生活的美好。


佛说,福是自己修来的。 


一个人的福气,来自一张不管人闲事、不评人是非的嘴,也来自一颗简单快乐的心。 


不关己事勿插手,是尊重,也是彼此的成全;  


黑白于心不辨是非,是修为,也是内心的安然; 


不困于心不惑于情,是自在,也是生活的解药。 


人生下半场,愿你谨守口业,常享清福,过得无忧无虑,活得潇洒自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