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年以后,全是离别

(2025-04-14 13:42:23)

中年以后,全是离别

 陈老师圣贤文化
2025年04月14日 06:03 广东


走过半场,才发现人与人的关系,没有永远。


纵使你再不舍、再不愿,也无法阻止命运的安排。


人活着,就要学会接受离别。


- 1 -

父母的离开,是我们一生的潮湿


岁月悠悠,父母在无尽的守望中,青丝渐霜,脊梁渐驼。


待到遗憾深重,无法挽回之际,才恍然惊觉,父母的远去,已化作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忆往昔,我出席了一位挚友父亲的告别仪式。


那位素来沉着的友人,竟蜷缩在角落,泪水滂沱,宛如无助的孩童。


我虽轻声劝慰,要他节哀,可自己的眼眶也不禁湿润,泪水悄然滑落。


提及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自幼离家,求学四方,与父母相聚的时光屈指可数。


忽有一日,母亲遽然离世,他匆匆从北京赶回故乡,却只见到一口幽深的棺材。


他在名篇《永久的悔》中深情倾诉:“凝视着母亲的棺材,环顾四周简陋的屋舍。我恨不得即刻撞向那棺材,随母亲而去。我懊悔万分,悔不该离开母亲半步。这世间万般荣耀、地位、幸福、尊严,皆不及陪伴在母亲身旁。”


童年时,我们紧握父母的手,一步步踏上归家的路途;成年后,我们松开那双温暖的手,勇敢地迈向远方的征途。


常言道,父母健在,人生尚有归处;父母离去,人生只剩漂泊。


步入中年,方才领悟,这漫长的人生旅途,终将归于孤独的行走。



- 2 -

朋友的离开,是心照不宣的退场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永远似乎成了难以触及的奢侈品。


回想作家张小娴的大学时光,她与一位同窗情谊深厚,如影随形,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总能看到她们并肩的身影。


然而,随着毕业各奔前程,朋友远赴英国投身设计界,最终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首饰设计师;而张小娴则选择留在国内,深耕文学,几年后也成为了畅销书坛的佼佼者。


尽管各自在事业上取得了非凡成就,但那份曾经的亲密无间,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逐渐淡出了彼此的生活。


一次在香港的偶遇,张小娴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在人海中渐行渐远。


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最终选择了沉默。


因为她深知,那份生疏已让重逢变得尴尬,沉默或许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


岁月流转,我们愈发理解并接受了一个事实: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自己航船的舵手。


各自乘着命运的河流,驶向不同的渡口,寻找各自的归舟


距离和境遇的变化,让曾经紧密相连的心灵,逐渐失去了交集。


相聚是生命中的美好际遇,而离散也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风景。


即使曾经的关系再紧密,也难以逃脱最终分道扬镳的命运。


正如电影《重庆森林》中的经典台词所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东西上面都有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


食物有保质期,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时效。


这并不是说当初的情分不够真挚,而是人生路上,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一程。


缘起时,我们满心欢喜,珍惜相聚的每一刻;缘尽时,我们体面告别,不动声色地静静退场。


让故事在彼此的记忆中留下最美的印记。



- 3 -

子女的离开,是父母心甘情愿地放手


黄磊,这位广为人知的“女儿奴”。


在女儿黄多多12岁初登话剧舞台,出演《水中之书》女主角的那一刻。


却选择默默缺席,未去现场为她加油鼓劲。


事后,他在网络上吐露心声:“我担心,舞台灯光下那个逐渐长大的身影,会提醒我她正一步步远离,成为独立勇敢的少女。这份成长的惊喜太快太猛,让我措手不及,心中那份对孩子特有的、依恋般的柔软爱意,让我难以释怀。但父母之爱,终将是场学会放手、割舍与远离的旅程。”


世间万般爱,皆导向团聚,唯有父母之爱,注定是场离别的序曲。


孩子终将长大,与我们渐行渐远。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唯有在一次次目送中,给予最深的祝福与不舍的放手。


深知放手,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正如那句所言:“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是目送背影,渐行渐远。”


在这场中年特有的离别中,让我们带着微笑放手。


于心底默默祈愿与祝福,这,或许就是生命中最深情的放手。


年轻时不知什么叫离别,总以为见面很容易,不懂得珍惜。


人过中年,回头一看,才发现与亲朋,早已渐行渐远。


哪有谁可以永远陪着谁,朋友一场、父母子女一场,最后都会散场。


亲密无间的好友,也有了各自的圈子,成为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两鬓斑白的父母,离人生的终点越来越近;


日渐长大的孩子,也离开怀抱,奔向自己刚开始的新人生,一如我们当初那样。


到了一定年纪,终于意识到相逢不易,相守太难,离别是常态。


坦然接受生命里的离别,便是对所有关系最好的交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