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认知,决定你的命运(此文无价)

(2024-05-14 16:34:27)

你的认知,决定你的命运(此文无价)

老子道德经木木 陈老师圣贤文化 2024-05-14 06:01 广东
作者:木木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贾平凹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所谓的觉醒,就是打破原有认知,消除固有偏见,然后发现自然真理,通晓世间大道。


人生于世间,家庭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造就了认知水平不同。


而人的一生,都在和自己的认知做斗争。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 1 -

一切问题,都是认知局限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自然万物,人法大道,都是由意识衍生的,意识决定一切。


生活中,看似困难的问题,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意识,提升认知,便会迎刃而解。


在一座道观里,有一个小道童,每日负责劈柴挑水。


上山的路很不好走,每次挑水回来,水都洒了许多,自己也是疲惫不堪。


于是,道童对道长说:“师傅,你说挑水吃饭都是修行,为何修行如此辛苦。”


道长说:“既然这种方法辛苦,何不换种方法呢?”


道童很是不解,师傅又说:“既然下山的路不好走,为什么不在院子里打一口井呢?”


仔细想来,确实如此,修行的本质不是吃苦,而是借苦修人,借假修真,最终达到圆满自足,智慧觉醒的状态。


道童在取水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从而突破认知,便是一种极好的修行。


荣格说过:“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到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


真正的智者,明白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有的问题,都是反应了自己的认知,都是来度化自己的。


每一次的突破,都会产生法喜,都是灵魂的升华。




- 2 -

认知不够,不敬天不尊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不知常,妄作凶。”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然规律,做人不心存敬畏,做事不合乎大道,就会肆意妄为,最后给自己招致灾祸。


正所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自然万物都在道中运行,认知低的人,不相信有道的存在,做事只图眼前利益,不合乎自然规律,便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在一户村庄里,有兄弟两个人,父亲去世后,哥哥分到了北面的山,弟弟接管了南面的山。


山上树木粗壮,很适合建造房屋。


有一个商人知道了,找到了哥哥,说:“我想买下你山上所有的树,来盖商铺。”


哥哥说:“一座山每年只能砍五十棵树,多了就会破坏平衡。”


商人又找到弟弟,弟弟听说可以拿到一大笔钱,很高兴,连夜上山把树砍完了。


结果,第二天,天下暴雨,弟弟山上光秃秃的,泥石流冲下来淹没了房屋,一家人都被卷走,而哥哥家平安无事。


哥哥明白天地的平衡法则,顺应自然,所以能被庇护,而弟弟不知人外有天,随性而为,才会遭此惨祸。


古人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


自然法则虽然看不见,但是在无形中掌管一切。


贤明的人,心中有道,尊敬自然,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从不违背。


聪明的人,明白所有的福报都是馈赠,敬畏生命,敬畏法纪,敬畏天地,才可一生平安顺遂。




- 3 -

认知改变,命运便会改变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生百年,要顺应时令变化,和万物生长的规律。


让一切恢复本来的样子,这才是认知的最高水平,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不评价任何人,不执着任何事,内心清明无为,大道在心底流通,自然会投射出清净美好的世界,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在变好。


有一个修行人,修炼了很多年。


夜里,梦到一名仙姑,便问道:“我修行了多年,为何还是难以成仙。”


仙姑算了算说:“虽然你修行了很久,但是你修行是为了成仙,而非真正得道,自然难以如愿。”


原来,他一心只想位列仙班,而不是提升心性,认知没有改变,自然难以修成正果。


圣人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世间万物,都是我们内心投影出来的,都是反应内在认知的镜子。


心念一转,认知一变,外在的一切就会改变。



有句话说的好:“改变认知能力,其实就是在改变人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遇到的所有人,经历的所有事 ,都在帮助我们突破认知障碍。


感到痛苦,遭遇不顺,说明我们内在有创伤,专注当下,治愈自己,烦恼自然消去。


有些人的命运无法改变,是他们一直生活在固有的认知中,被外相迷惑,很难洞察天机。


而有些人的命运不断变好,是因为敬畏天地,相信自己,遵从本心。


让我们不断精进,对内求于心,对外求于道。


改变认知,从而改变命运。同意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