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天清净
天天清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732
  • 关注人气: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这样回向,功德才能丝毫不差!

(2024-01-08 15:26:41)

你这样回向,功德才能丝毫不差!

 刘老师开示 2024-01-08 05:00 发表于广东


学佛人,首先要懂得有愿力,当一个人拥有愿力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得好。


有了愿力之后,接着就是回向,回向即是信愿发在口中。


念佛则应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心中只要具有愿生的念头,即是常时回向。


因此,回向的方法很重要,怎么回向才能功德更大,圆融无碍?


很多佛教经典的最后都有回向文,其实,我们无论是念佛还是诵经,其目的都是上求觉悟之道,下度一切众生,不是为了修福德这个目的,更重要的是修功德。




1

怎样的回向才如法


无论做什么功德都应该有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

如果没有后行回向殊胜,无论种什么善根,无论做什么功德,无论积什么福德,如果你回向了,尤其是你回向众生、回向给修成菩提果的因。


第一,善根时时刻刻都能增长,直到证得菩提果,功德的果报享受一百次、一千次也不会穷尽,每时每刻都会增长,所做功德都能变成证得无上菩提的因缘。


第二,无论大小的功德、善根都能够圆满。


第三,功德非常的稳定,再微小的功德也能够存住,哪怕生起嗔恨心、邪见等等,功德也不会被摧毁。




2

回向时要怎么念


回向时没有固定的文本,但有一些可以参考的“回向偈”,例如最常用的“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虔诚念诵后,即完成功德回向。


念回向偈时,若能同时注意回向众生,那就更有力量,效果也就更好了。




3

点滴善法功德都要回向


“二资如意宝,若无发愿拭,不生希求果,故当勤回向”。


这句偈颂的意思是,智慧与福德二种资粮,就像能满足愿望的如意宝,但若不用发愿之布来擦拭,就无法得到所需求的果报,所以修行人一定要精勤回向。


每做一件善事、好事,结束之后一定要回向,学佛修行的一条核心就是“自利利他”,回向就是使自己与众生都能获益,“愿一切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愿一切众生皆速成就”。


如此,便是对自己修行最好的帮助!




4

这样做功德最大


回向给菩提:愿此功德成为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的因缘。


回向给自己:愿自己为众生证得无上菩提,愿此功德成为自己修成正果的因缘。


回向功德极为必要,且具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及意义,在佛教中有“十大愿王”之称的“普贤菩萨”第十大愿就是普皆回向。


《普贤行愿品》中说:“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菩萨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这样的回向也能够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无论读诵大乘经典、抄经、持咒、念佛,我们念完一部经,都要回向,尽管刚开始学佛,诵经的功德不太大,但是经过你的回向,功德就大了,这叫回向功德。




5

回向时发起广大的慈悲心


行善、布施,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人或得到感谢,最大的收获是增长了我们自己的慈悲心。


念回向偈时,也是如此。


在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时,若能想着愿一切众生断恶修善,愿一切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愿一切众生皆速成就,对自己的修行是有极大帮助的。


哪怕是曾苛待过、伤害过自己的人,在内心也要一视同仁,慈悲宽宥。学佛必须要与一切众生结缘。所谓“未结菩提果,先结众生缘”。


念佛功德回向给众生,如一滴水,投于大海,即与大海同其深广。


对于回向,祖师大德曾开示:“修行前导,莫尚乎发心,众善指归,莫要于回向。”


佛教常鼓励我们“自利利他”,而“回向”便是让自己和他人都能获益的极好方法。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