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境界越高,人越简单(精辟)

(2023-09-04 15:01:04)

境界越高,人越简单(精辟)

日行一善樱桃 陈老师圣贤文化 2023-09-04 06:02 发表于广东
作者:日行一善樱桃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古德云:简单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无上境界。


从繁杂到极简,才是对生命的觉醒。


清空多余的负累,做人简单点,就是余生最好的状态。


- 1 -

物质极简


弘一法师曾说过:“以舍为有,则不贪。”


把施舍当作拥有时,人才不会贪婪痛苦。


学会摈弃无关紧要的事物,不在物质上过度追求,才是最好的余生。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1956年时发表了两篇论文,稿费共计1000元整。


当时,对月工资也仅有60元的李泽厚而言,这无疑是一笔颇为可观的收入。


有人劝他给自己买些名牌衣服,他毅然拒绝:“名牌穿在身上是一种负担。”


他专注于学术事业,不仅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更是因《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曾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


佛家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欲望多的人,总是追求奢华的生活,但欲望越多,烦恼也会越多。


控制私心,减少物欲,知足的心,才是最满的。


物质极简,是一种淡然豁达,是一种成熟从容,也是灵魂丰盈的至高境界。




- 2 -

关系极简


有道是:有友如花、有友有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朋友有各种类型,有患难之交,自然也有酒肉之交。


年轻时,总想给圈子做加法,喜欢结交各种新朋友。


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浇花浇根,交人交心,泛泛之交,不如不交。


人多了,世界就杂了,关系极简,友情的质量才越高,生活也会越好。


作家周国平就在书中写,自己朋友很少,还“天性不宜交际”。


一直以来,对于那些无意义的酒局聚会,他都是果断拒绝。


他的大多数时间,都留在家里读书写作,和妻儿共享美好的人间亲情。


佛说,诸行无常。


人生百年,当下总是匆匆而过。


在不必要的人和事上花费精力,是对光阴的辜负,更是对人生的消磨。


越优秀的人,越懂得和无效社交断舍离,把时间心思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余生,用有限的时间,做想做的事,陪重要的人,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 3 -

心事极简


禅语云:“心是一块田,苦乐自己种。


人之所以活得不快乐,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想的太多。


学会卸下心事,让往事归零,让心归零,余生才能轻松上阵,勇往直前。


曾有个读者写了一封长信向杨绛先生请教。


在信中,他大篇幅地写了关于自己的种种人生困惑,希望得到指点。


还向杨绛抱怨了很多,比如说社会很浮躁,自己想要的太多,但得到的太少。


最后,他还感叹说:“面对这样的社会,根本无心上进。”


杨绛却只说了一句话:归根结底在于想太多,读书太少。 


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与其总把心思花在那些得与失的无限反复里,常常作茧自缚。


不如努力做个心事极简的人,把时间和精力专注在读书和提升自我上。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一路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结果反而能收获更多不期而遇的惊喜。




- 4 -

情绪极简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情绪极简的人,内心平和,灵魂干净,有着与生活和解的高明智慧。


无论顺境或逆境,都能够不困于心,不乱于心,安然自在地过余生。


就像当年苏轼年少得志,但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境遇一落千丈。


人生的大起大落、险死还生,可以说这是苏轼一生中最为彷徨的时刻。


但他既不灰心丧气,也没有呻吟哀叹,而是为自己建了一座草堂。


闲来无事,苏轼便静坐其中,去沉淀,去反思,去升华,内心平静而丰盈。


强大的情绪自控力,使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却始终波澜不惊,更用笔下豁达豪放的文字慰藉了无数人的心灵。


佛家说,心静便是菩提。


简化自己的情绪,不争不比不气,才是一个人好的福气。


不让当下境遇影响今后的生活,不拿别人行为来折磨自己的心情,遇事静三分,遇人让三步。


接受已发生的,改变能改变的。以平常心,待无常事,才是人间大自在、大幸福。



《易经》中有言:“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世间万物皆以少为贵,少则是多。


试着摈弃心中的杂念,拨开生活的冗余,告别复杂,回归简单。


渐渐地你会发现:物质简单就迷人,关系简单就舒心,人心简单就幸福,情绪简单就从容。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努力做一个极简的人,在纷扰繁杂之中,活得丰盈而美好,自在而清欢。


同意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