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话的最高境界——讷言

(2023-05-07 20:28:21)

说话的最高境界 —— 讷言

京博国学 陈老师圣贤文化 2023-05-07 06:00 发表于广东
作者:京博国学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说话是一种本能。


有的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有的人妙语连珠、奇趣横生;有的人信马由缰、漫无的;有的人沉默寡言,只字片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话艺术。


然而,朱自清却告诉我们:“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 


正如有网友抱怨:和不会说话的人聊天,能把天聊死,还会憋出内伤。 


既然我们学不来禅宗的“将嘴挂在墙上”,做到忘言,那么,我们可以试着学习孔子的讷言,就是说话要慢慢说,少说,不该说的不要说,这绝对是一种大智慧,也是说话的最高境界。




- 1 -

讷言,避免言多必失


古语云:“知人不必言尽,留人三分余地。”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话说得太多太满,往往会招惹无妄之灾。


三国演义中的许攸,曾献计曹操,奇袭乌巢,让曹操打赢了袁绍。


但战后,许攸依仗着自己的战功,整天喝酒吹捧自己,直呼曹操小名,到处抖搂曹操的少年荒唐事。


一次,许攸又在胡言乱语,结果激怒了许褚,许褚把他的头割了下来。 


面对着请罪的许褚,曹操只是稍微责备说自己跟许攸是老朋友,许攸的疯言酒语只是玩笑而已。 


事实上,曹操早已对许攸恨之入骨,巴不得借刀杀人呢。 


《弟子规》中也有言:“话虽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即是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 


老子的《道德经》同样告诉我们:“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思是人说的话越多,越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把话留在心里。 


职员小敏对此深有体会。 


一次,小敏在电梯里碰到自己的女上司,看着上司的新衣服,心直口快的小敏马上说:“主管,你穿的这件衣服太丑了,明天我带你去挑一件时尚些的衣服……” 


主管微笑,“谢谢小敏,这几天赶快把你的业绩报表拿给我看下。” 


可是,小敏还是没搞懂上司的心思,接着说,“主管,你穿这衣服太显老了……”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小敏赶紧向她解释,“我不是说您显老……” 


可是,越描越黑,越说越错。 


上司依然是微笑说道,“一会把你这个季度的业务报表给我看下。” 


这时的小敏,才闭上嘴。电梯里的2分钟,异常漫长,气氛很是尴尬。


后来的日子,公司同事都感觉到了主管很讨厌小敏,于是,他们开始孤立小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敏自己离职了。


我们可以看到,讷言,可以避免相处中相互间的尴尬,也是为人处世的上上签。


所以,有人说,真正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人,向来都是“讷言”的。




- 2 -

讷言,体现换位思考


说话之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是一个君子基本的涵养。


我至今还记得这个故事: 


在一次关于文化遗产的晚会现场,主办方邀请了一个文化遗产继承者上台讲话。


这是一个农村老大爷,他十分激动,在台上絮絮叨叨,连续不停讲了几十分钟。 


台下的观众很不耐烦,出现躁动甚至不礼貌的嘘声。


但是,一向善于救场的主持人汪涵,却静立一旁,没有出言打断。 


晚会结束后有人提出抗议,认为一个好的主持人应该把握现场时间和节奏。 


没想到汪涵平静地说:“那个老人估计一辈子都没上过这么大的舞台,我看了晚会的人也不是很多,可以给老人多享受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刻。”


在充满功利的娱乐圈,汪涵的话是一股清流、让人温暖。 


藏族有句俗语,“说一句话,要看在场所有人的脸。”确实,说话时,应该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也是讷言的深刻精髓。 


经理A在公司里,很受同事的欢迎。 


他颜值一般,工作能力普通,让刚入职的我很是困惑。


还好,不久,谜底就解开了。


这天,实习生B犯了错误,被公司总经理责骂。 


其他的公司中层管理不敢拂总经理的面子,都纷纷说B做得不到位,语气严厉,满是责备。 


经理A也过来了,他先指出B犯这个错误,实属不该,但又说出了她在其它的项目中,总是加班加点,才会导致这样的纰漏。


懂得讷言,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好好说话,以心换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你让别人舒服的程度最终会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 3 -

讷言,做到时机契合


孔子的“讷言”,并非要求人不说话,而是不能够随便地说出来,必须讲求说话的时机。在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就会失言。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


有个卫国人迎娶新媳妇。新娘子一坐进马车,就问赶车人,“驾车的马是自家的?” 


得知是借来的。新娘子就对赶车人说,“不能鞭打它们。” 


到了新郎家,新娘子刚拜堂好,就吩咐随身的老妈子去把灶里的火灭掉,免得失火。 


进入屋内,发现有个石臼在屋中,马上命人把石臼搬到窗台下边,因为这样不会妨碍别人走路。 


新郎家所有的仆人都窃窃私语,觉得新娘子十分可笑。 


其实,新娘子的建议都很好,她的错就错在这天是她刚成婚的日子,时机不对,她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当然就是失言。 


说话,跟做事一样,一定要懂得挑选时机,顺势而为,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想在美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可是由于她要求太高,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她,考虑了很久之后,她决定以“最低身份”求职,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说也不迟。 


不久,她被一家公司聘为程序录入员,尽管这工作很简单,她都一丝不苟地完成。


老板发现她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是其他程序录入员不具备的能力。这时的她对老板说,“我有本科毕业证。”于是,老板给她换了一个对口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她能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比普通的本科生强了不少,很是惊讶。这时的她对老板说,“我有硕士证。”老板再一次提升了她。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她还是比别人优秀,就找她详谈。此时的她才对老板说,“我有博士证。”


因为已经全面了解了她的能力,老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她。 


顺势而为的讷言,能够让一个人把好牌打到最好,把烂牌打到更好。




写在最后:


曾国藩告诫我们,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诗·大雅·抑》中说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磨掉白圭的斑点,但我们无法收回说过的话,即使道歉,也会要裂痕,所以,一定要慎言,要讷于言。 


讷言,避免言多必失,胸中自有沟壑;


讷言,体现换位思考,内心装满温暖;


讷言,做到时机契合,顺势拥抱未来; 


历经世事后我们会明白,讷言,才是说话的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