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你的鞋,看出你一生,很准

(2022-09-14 20:42:21)

从你的鞋,看出你一生,很准

陈老师圣贤文化 2022-09-14 06:00 发表于广东
作者:悦心来源:有书(ID:youshucc)


电影《鞋匠人生》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修鞋匠麦克斯偶然发现了父亲留下的古老缝纫机的秘密。


不管是谁的鞋子,只要被这台缝纫机修过,当麦克斯穿在自己脚上时,他就会变成鞋主人的样子。


穿上鳄鱼皮鞋,他就变成了黑哥;


穿上父亲的鞋,他就变成了父亲,陪母亲跳了最后一支舞;


穿上高跟鞋,他就会变成风姿绰约的女人……


麦克斯每换一双鞋,就能体验不同的人生,为他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

趣,也给他带来深刻的感悟。


鞋子是伴我们一生的东西。


正如《人间物语》中说:


“从第一双到最后一双,两双鞋之间,歪歪斜斜的,深一脚浅一脚的,就是你的一生了。”


人生如鞋,不同的鞋,暴露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一双鞋里,可以窥见人生百态。


- 1 -

鞋有标价,人有价值


一双鞋,在杂货摊只是几十元,在商场里,专卖店,价格瞬间涨到好几百。


人亦如此,找对位置,价值翻倍。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过:


“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是生命焕发光彩的前提。” 


平台不对难成事,方向不对难进步,道路不对难成功。


人如果无法看清自己,即便拥有再好的才华,也是无济于事。


听过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小和尚常常觉得迷茫,便去问禅师:“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禅师想了想说:


“你去花园捡一块石头,然后拿到菜市场去卖。如果有人问你价格,你不要说话,伸出两根手指头。

如果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直接抱回来就行。”


小和尚听后,第二天一大早,便抱着石头去市场照做了。


一位农妇看到他伸出的手指,立马出价二十,小和尚没有卖。


随后小和尚又抱着石头去了博物馆和古董店,分别有人出价二千和二十万。


禅师摸了摸小和尚的头说:


“你就像这块石头一样,摆在菜市场只值二十块,摆在博物馆就值两千块,而放在古董店里就值二十万!”


有时候,找对平台,比努力更重要。


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在修好本事的同时,选对平台并且站稳脚跟。


作家马克·吐温曾试水商业,不慎赔个精光。


最后转向自己擅长的写作领域,用尽毕生的才华和心力,终成一代名家。


所以说,方向错了,不管你多么努力,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画地为牢。


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全力以赴,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找到逆风翻盘的契机。


《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鞋不翻新会打折,人不进步会被淘汰。


永远不要被“死局”困住,趁早走出井底,突破自我限制,便能重获新生。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在对的位置上日益精进,不断破局,持续更新,一步步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 2 -

鞋有千种,人有百面


雨鞋能防水,球鞋方便跑步,高跟鞋可以增高。


人也是,世人虽各有不同,但终归各有千秋。


海明威在《真实的高贵》中写道: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总是想着与旁人比较,实属自寻烦恼,毫无意义。


聪明人都懂得扎好自己的根基,在恰当的节奏里自如行走。


有个年轻人,读中学时因成绩不好被开除,后来去做汽车售票员,又因数学不好,心算差,屡次出错被解雇。


旁人纷纷嘲讽他没出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47岁时取代“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成了英国近百年来最年轻的首相,为世人所瞩目。


这个年轻人就是约翰·梅杰。


正如那句话所说:


“也许你在某些领域内一无是处,但并不代表你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总有一个地方在等待着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定位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时区。


无需妄自菲薄,在命运为你安排的时区里,一切都会准时到来。


不必羡慕别人,等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自能成就不凡人生。


很赞同莫泊桑的一句话:


“人如果能坚定自己内心所想,不攀比,不盲从,不被他人影响,一门心思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会快乐许多。 


人生下半场,经营好你的长处,修炼好你的能力,花自然会开。




- 3 -

鞋要耐磨,人要耐挫


作家李倩曾言:


“上帝在送给你礼物之前,会先变成魔鬼来考验你。”


真正的强者,是被命运摔入谷底,仍要做个披甲冲锋的战士。


前段时间,凉山学子陈时鑫的毕业论文致谢在全网刷屏,一时间引发热议。


陈时鑫出身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从小便懂得捡菌子、摘茶叶、捉泥鳅去卖钱,以购买学习用品。


读初中时,为了省钱,他每天骑车十几公里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那些年的冬天,他都会脚长冻疮手皲裂;夏天在淋雨之后,他的衣服和书包都只能靠体温慢慢烘干……


种种困难没能击垮他,他立下志向要走出大山,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四周的高山阻隔了他的视线,艰辛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


但知识擦亮了他的眼睛,他比其他人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


读高中时,到了市里,为了弥补差距,他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


一年只能回两次家,每次都要坐大巴翻山越岭37小时才能到家。


读大学时,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努力读书,不仅顺利毕业,还敲开了直博深造的大门。


所有不凡背后,都有一个咬牙坚持的灵魂。


生活泥沙俱下,你能扛得住多大的风雨,就能看见多美的风景。


《功夫熊猫》里有句台词:


“你人生故事的开头也许充满坎坷,不过这并不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关键看你后来的人生路,你自己选择怎么走下去。”


苦水里出智慧。


和命运交手,吃得了多少苦,就能成多少事,经得起千锤百炼,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鞋子耐磨更持久,人若耐挫更强大。


当你走过至暗时刻,就会发现:你经历的所有磨难,并非坏事,它们已然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 4 -

鞋要合脚,人要合拍


周国平说:


“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


鞋子合不合穿,只有脚知道;人与人合不合拍,自己都能感受到。


随着《觉醒年代》热播,“南陈北李”的友情再次引起关注。


1914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因《甲寅》杂志的牵线搭桥,以文神交并相会,最终信念契合的两人结成密友。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李大钊即刻写下《青春》积极响应。


后经章土钊推荐,陈李两人在北大,共同走过一段携手奋斗的难忘时光。


他们不仅志趣相投,还能始终做到真诚相待,成为一时佳话。


人生难得一知己,能遇到一个懂自己所思所想的人,是一辈子莫大的幸运。


古有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近代亦有丰子恺和朱光潜的惺惺相惜。


同频共振的人是我懂你,不必多言,无需讨好,更不用迁就。


无论是爱人还是朋友,不用有多好,彼此适合就是最好。


有句话说得好:


“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合得来的人在一起,就像一双合脚的鞋,穿得舒适,走得长远。


余生,和舒服的人同行,才是最好的养生。




- 5 -

穿自己的鞋子,走自己的路


叔本华说: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有多少人,总习惯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


穿着别人的鞋子,寻觅自己的幸福。


久而久之,迷失了自己,毁掉了生活。


年龄越大越明白,真正高级的活法,是穿好自己的鞋,走好自己的路。


今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又被袁泉收入囊中。


袁泉从11岁起开启北漂学艺之路,年纪轻轻就获奖无数,并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


与别的演员不同的是,大多时候,袁泉都泡在话剧舞台磨练演技。


与她合作过话剧《活着》的黄渤,曾评价袁泉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对于自己身上的光环,袁泉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


为了演好《中国机长》里的乘务长,袁泉提前三个月去川航模拟舱接受训练,向角色原型请教学习。


即便回到家里,也不忘训练“让职业的感觉长在身上”。


《中国机长》播出后,有记者问及女演员的中年危机话题。


袁泉自信地回答:“我没有什么所谓的危机。”


当其他女星为了年龄焦虑,无比在意旁人的评价时,她却安定从容,一心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活得自在随心。


管不住别人的嘴,就守好自己的心。


永远别被外界的噪音影响,不用活在他人的评价里,更不要去评价他人的生活,才能收获美好光景。


就像朋友圈一位朋友写的:


“各自生活不易,所求不同,立场不一,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


所谓“人间清醒”,大抵就是:


为自己量身定位,专心过好当下,问心无愧地走完此生。



鞋子的千姿百态,藏着人生的哲学。


作家毕淑敏曾说: 

“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

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


接下来的日子,请站在对的位置上,做自己喜欢的事,与合拍的人相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取悦他人,不过度担忧,不惧怕风雨,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顾及自己的感受。


无法重来的人生,记得好好爱自己。




作者:悦心,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ID:youshucc)。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主编,微信:youshu9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