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继续在清迈小城休假,与家人聊天,聊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聊到朱程理学的格物致知,聊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聊到老子庄子的顺其自然,聊到佛家的空性和放下,终于我逐步悟到:人年纪越来越大、经历的事越来越多,读的书行的路越来越丰富,心就越来越明亮,因为知道了很多东西不是自己的就不去追求了,很多人永远不会喜欢自己就随他去了不用纠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所以做事要聚焦,做人做事要松弛有度攻守兼备懂得通融,这四条感受实际上无论是做人还是经营企业都是一个道理,所以我就想把他们整理出来:
1、定力:什么是定力,当我在寺庙禅修的时候,师傅说你就安心地坐禅和数息,不需要看佛理,当你把这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成千上万次以后,惊喜就会出现!当王阳明对着自己家后院的竹子格上七天七夜时,虽然他最后没有达到穷理和致知的状态,但他的定力已经有了飞跃;当释迦摩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七天七夜终于悟透十二因缘和苦集灭道时,他终于觉悟了!实际上无论是致知,还是致良知,还是觉悟,还是仁义礼智信,其实我个人慢慢看来都是一件事,就是逐步看清楚自己是谁?大多数人年轻的时候都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时而狂妄能上九天揽月,时而自卑自己笨的连猪都不如,其实人最后活明白了,就是真正看清楚了自己是谁!不再折腾!不再做梦!这就是所谓的定位!这就是独特卖点USP,这就是细分聚焦定位STP,实际上所有理论都是讲一个理,知道自己、企业、品牌到底是神马?剥洋葱剥到内核了!
2、信任:有一次我和朋友们聊天,大家就讨论人或者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什么?经过大家一下午的讨论,大家达成共识:信!实际上人活着就是为了这个字,你自己信自己吗?你真的从心里相信你自己的信吗?你的团队信吗?你的经销商客户信吗?目标消费者信吗?利益相关者信吗?大家为什么信?信任状是什么?哪个是最给力的,哪些是支持的或者是支撑核心信任状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信任链,一层层楼从底层盖上去,随便哪里出问题,大厦顷刻就倒塌了,所以我们要呵护这个信任金字塔如同呵护我们的生命,宁可亏损,不可失信,我最近看历史,很多家族献出很多条生命,只为维护家族的信!真是可歌可泣,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光有定力是不够的,还必须积攒信任状,这就是王阳明说:心即理,还要事上练!这才是知行合一!
3、聚焦:人慢慢年纪大了,就承认有些事有时候自己无能为力了,我朋友说:懂得认输,其实高人就高在这里,知道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老子说的无为就是舍,因为为是人的天性,就是佛洛伊德说的生本能,这个不用教,最难的是控制欲望不去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就是英雄能屈能伸,屈实际上比伸难,也比伸有力量,因为拳头收进来才能打出去,这就是朱元璋说的:要么不做,做就做绝!太厉害了!聚焦就是只做对自己品牌加分的事,其他都舍得,不要以为这个容易,其实放弃最难,这也是德鲁克曾说过,决策中领导最难的就是敢于说,这个可以放一放,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放一放的决策最后就不做了,所有这个决策最需要魄力!
4、攻守:人年纪大了,就知道打仗不仅仅是进攻战,还有防守战,还有侧翼战,还有游击战,不能采取一个模式,要随机应变,曾经认识一个年轻的朋友,看了一本商业模式新画布,就跟我说,韩老师,我是研究商业模式的,我就问他,你操盘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模式啊,他说我没在真正的企业干过,但我把这本书通读了很多遍,我跟他说,以后别说这话了,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忘了自己是什么模式,所有总结出来的模式都不是模式,模式只有一个,就是一把手的经验和直觉,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防守,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侧翼,什么时候该游击,这背后的逻辑和原则是什么,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所以这就是节奏,所为老道,就是总是踩在点上!
这就是我今天总结的四点:定力、信任、聚焦、攻守,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嫌我啰嗦,我只是要真实记录我自己当下的感受而已!
韩秀超于泰国清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