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费者购买行为及其心理机制10步骤(8)

(2012-11-14 07:29:59)
标签:

杂谈

哈哈,昨天的题目编号弄错了,弄了两个第六,所以昨天应该是第七步,今天要谈第八步骤了,我找了半天才发现是昨天弄错的,呵呵,一个小插曲。


昨天谈到人们产生了购买欲望,今天谈比较判断,为什么有欲望了又要比较判断呢,这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商品,一般商品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生活日用品,价值相对比较低,第二类是选购品,一定要通过比较找到感觉,第三类是耐用品,相对使用时间长价值高,一般来说,第一类日用品还有一些个人类的冲动性消费的产品,有了欲望就可以直接购买了,但是对于选购品,比如服装,还有耐用品,比如家电,欲望只是认真选购的开始,还是要做比较和判断。


比较和判断就是把人们从右脑的形象思维拉到左脑的逻辑理性思维,重新研究和考虑一下该买哪一款产品,一般人们会从那个中意商品的货架走开,到其它品牌货架进行研究,也可以让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得以缓解,这样一个理性的过程可以让自己轻松一些。


每个人做比较判断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重点关注价格,以百事可乐大包装为例,比如百事卖的是2L,可口卖的是2.5L,很多顾客有的是比较总价,有的是比较每毫升价格,甚至有的人真拿计算器来算一算,我经常看市场的时候看见这种人,一般以年长的消费者为多。

还有一些人关注质量和性能,对标签上的技术指标和成分表认真研究,当然这种人一般也是年长者或者是技术背景出身的人,最少是比较有空的人,很多年轻人都是相信品牌的感觉,还有一些消费者特别关注日期,特别是食品饮料,要特别关注保质期还有多久,当然这样的比较也是很好的习惯。


对各种竞争品牌进行对比,货比三家,这样就能做出比较理性的选择,但当这个理性的选择完成以后,就又回到真正采购的时候了,就又回到右脑频道,人们又开始紧张激动了,这就是第九步,我们明天讨论。



韩秀超


消费行为与动机之八:比较判断


2012年11月1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