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刚评论电商价格战的利弊

(2012-10-31 09:15:14)
标签:

杂谈

刚才看了一号店创始人于刚写的一篇文章,他对815的电商价格大战有一些观点,我感觉不错,收藏下来。

价格实际上是一种实力和模式竞争,不该用做抢眼球的手段,让我想到4P中,各个P都代表不同含义,都应该从不同视角去优化,该改善产品和服务性能和质量的时候抓R&D,该调整渠道结构的时候抓渠道,该减低成本调整毛利结构的时候抓价格策略,不应该所有的关注点全在促销和抢眼球,否则公司就过于浮躁了。


节选他的部分观点如下:

价格战的受害者

  我认为 “价格战”是弊大于利的做法。虽然价格战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得到免费流量,促进了销售,也广而告之,让顾客知道线上也可以购买到大家电,但我认为通过价格战来达到这些目的,是杀鸡取卵,引鸩止渴,以牺牲长久利益而换得了短期利益的行为。

  从品牌,营销,和市场的角度,其弊端有:

  1)越高调的价格战带给顾客越高的期望值,若给顾客的承诺很难兑现,则令顾客有受欺骗的感觉。比如这次价格战,京东承诺比苏宁易购国美便宜10%,而苏宁易购承诺若发现比京东贵则赔付双倍差价,国美也承诺比京东便宜5%等,实际上,这些承诺难以实现。虽然短期增加了销量,但让顾客对参战商家乃至对整个电商行业的信任度下降,长期对品牌和声誉的损失不可低估。

  2)挑起价格战的一方往往唱红了竞争对手,减少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被大众和媒体所挑刺。这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可以解释,挑起战争者往往被认为具有侵略性、缺乏正义,而应战者往往是被同情的。结果也是如此,我们看这两家的百度指数,大战前8月13日,京东在百度上的用户关注度为苏宁易购的4.8倍,大战激烈进行时,8月15日,差距一度降到1.51倍,大战平息后降到2.3倍,没有回到原来格局。从媒体关注度来看,京东大战前占有压倒性优势,而在大战时,苏宁易购甚至一度反超京东。

  从供应链运营的角度,价格战更不可取:

  1)供应链管理最忌讳的就是脉冲式销售,会造成巨大的波峰波谷。为了按时履行突然涌来的订单,仓库、配送、客服都需要加班加点,运营成本急剧升高。而配送拖延,客服电话打爆,问题处理缓慢等都会以牺牲顾客体验为代价,造成长久的伤害。

  2)价格战前不清楚竞争对手如何应付、顾客如何响应,这些不定因素会对库存管理造成巨大挑战,商家很难判断合理的库存数量。缺货断货会使顾客感到受糊弄,过多的备货则会造成库存积压。

  3)价格战让顾客有了期许,顾客会等待价格战时购买,购买时间转移,价值降低。

  以上都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额外成本迟早会转嫁给顾客,最后还是消费者买了单!

  科学的管理价格

  首先得承认,价格对于零售确实非常重要。品种(selection)、价格(price)、可得性(availability)、方便性(convenience)是电子商务里顾客体验的基石。价格是顾客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顾客总是希望得到优惠和实惠。且其重要性不随时间的改变而降低,过去重要,今天重要,将来仍然重要。

  但价格的竞争力应该建立在高效优化的供应链基础之上,只有将采购、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下来,才能将所节约的成本让利于顾客。同时,价格是可以科学化管理的,是靠系统、机制、优化模型和方法来实现价格的竞争力。比如说,用价格智能系统(Price Intelligence System)来覆盖主流电子商务网站的价格,实时抓取、储存、分析商品价格和库存信息。基于这些信息,价格管理团队可以做数据挖掘,分析价格弹性,根据采购成本、顾客需求、竞争对手价格和利润目标来制定价格策略,建造价格模型。最后,PIS系统用这些价格模型自动实时地调整价格,保证价格的竞争力。

  价格指数(Price Index)是衡量电商企业与直接竞争对手们在价格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首先需要将商品根据价格弹性分类,价格弹性高的为敏感商品,低的多是长尾商品。在各个类别里抽取不同数量(敏感商品抽样更多)的样本来计算与竞争对手的加权平均价差百分比,并在商务回顾会上重点审核,若发现自身价格指数高时需调整策略。

  总之,我希望在电子商务这个新型业态里,大家能够理性竞争,一起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圈。把资源和能量都放在创造价值上,让更多的人能享受电子商务给我们带来的实惠便利的全新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