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达照法师佛法佛教教育心经 |
分类: 如是我聞 |
证体(八)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前面讲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是针对普通的大众、凡夫来讲的。接下来后面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针对二乘人讲的。二乘人就是指声闻乘和缘觉乘。声闻乘是小乘,缘觉乘是中乘,菩萨乘是大乘。
中乘的缘觉乘,即修十二因缘观而悟道者,他们观察生命的轮回从哪里来。我们由于不懂得真相,于是开始动乱;一动乱,就会产生分别;一分别,就有你我,有是非;有你我、是非,就有选择,选择是而逃避非;有选择,我们就会去造业,自己认为好的就会拼命地去获取。其实自己认为好的也不一定是好,比如小偷偷东西,他觉得偷到就是好,偷不到就是倒霉,实际上偷盗行为本身就是恶的。《地藏经》说:“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我们现在也是一样,我们以为是好的东西,就拼命地努力追逐、攫取。其实当有我执的时候,即使你认为是好的,也是不好的。这就相当于小偷一样,他偷到了就觉得是好的,实际上是不好的。从轮回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以为是好的,其实只能让我们永远轮回,所以就是不好的,只有当你有了般若智慧以后,才能将不好转变为好;而佛菩萨提倡的善法,是无我的善法,没有副作用,对我们大家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好。
所以缘觉乘他从无明开始一直观,观察痛苦的原因、轮回的原因,观察生活当中的各种行为,观察这些行为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所造成的痛苦。这么一分析,他就把人生看得很清楚了。
你今天有多痛苦,就是因为你以前造了很多业。业,除了由行为引发,也会由我们的想法引发。有人说:“我什么事情都做得很好,为什么我还那么痛苦?”等听完了他讲的前因后果以后,我们就发现,其实他的内心有很多贪嗔痴,他对其他人总是会产生不满、讨厌的情绪。如果他做事的时候,心里总是在讨厌别人,做什么事情他心里都不喜欢、不高兴,那能做得好吗?无论你做事做得多好,如果你在心里埋下了讨厌的种子,你感召到的结果肯定也好不了,所以我们做好事一定要以欢喜心去做,不要以厌恶的心去应付。
我们经常看到寺院门口的乞丐抓着路人的衣服要钱。有些人受不了,掏了钱给他们,内心却深感厌恶。如果你抱着这种心态,还不如不给。你不给,心里的厌恶情绪还不会很明显;你给了,反而觉得有足够的理由讨厌他了。你埋下这个讨厌的种子在自己心中,会产生不好的结果。不给没关系,但你不要去讨厌他;你如果生起讨厌的心,最终的结果是有一天你也会讨厌自己,或者别人也会同样讨厌你。当你有事情需要获得别人帮助的时候,那个人帮助完你了,然后说:“你这人真讨厌!”你会觉得舒服吗?
独觉或者缘觉乘的圣人会观察前因后果,他看到了结果以后,就知道无明是可以断的,于是观察最初一念、最初的一个妄想生起来之前的状态。我们现在可以观察一下这个状态。比如说我们的脑子停下来,不去想东西,不想东西即是大智慧。你什么都不想,我讲的你都听得很清楚,你也知道自己坐在那里,也知道身边有多少人,也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不需要问也不需要想,很清楚,这是大智慧,绝对不是愚痴。
看到妄念生起来之前的这个状态以后,我们还是不知道生死轮回是怎么回事,烦恼是怎么回事,好像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是一无所知,这就是无明,要把这个无明破除,才能见到真相。《心经》告诉我们,这个真相的本身,其实就是什么也没有,连无明也没有,更何况是老或者是死,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本来是不生灭的,就像天空一样,在天空中漂浮着淡淡的一层白云,即使这片云薄得像一片丝一样,看上去已经是很蓝的天了,但实际上还不是纯粹的蓝天。因为对于真正的蓝天来说,它本身没有云。对我们凡夫来说有一个破无明的过程,但是从大般若的角度来说,无明也是没有的。我们坐飞机,飞到云彩上空以后你就看到了,其实云彩之上的天空什么云都没有,就只有蓝天。我们看上去觉得今天是阴天,后天是多云,以为天老在变,其实天不会变,是下面的云在不停地变幻。
本来生死是不可得的,但我们凡夫著在外相上,就认为有个生死在。受生死轮回之苦是我们最可怜的地方,也是最冤枉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生死了断,不再受轮回之苦。我们的真心是没有生灭的,跟佛完全一样,我们现在认为有生死的感觉是一个错觉。很多人觉得:“我很可怜,我现在在这里受苦。”其实不是真的有个苦你在这里受,就是连这个肉身也没有苦可言。这些苦是因为幻觉、无明而在我们脑子里面构造起来的,并不是真正有个苦存在。
我们看历代祖师大德,也是肉身之躯,他们也要经历从小到大、到老、到死的成长和衰亡的过程。在他们圆寂了以后也是被一把火烧成了灰,没有两样。可是我们为什么在人生几十年中有那么多痛苦,而祖师大德则念念都在欢喜自在中?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他们已经看清楚了心的真相,我们却把自己的心都寄托在生死无常的身体、思想上,寄托在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当中。修行人就是要看到自己心的真相,在看到真相以后,就靠真相、真心来运作,而不是靠我们这颗虚妄颠倒的凡夫心来指导。他们不像我们凡夫是认贼做子,而是以佛为父。佛就是我们的自性佛,就是我们的慈父。如果认贼作子,就是以妄想作为自我,然后伴随着妄想在世间造作各种各样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