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经直讲》之释经义正宗分篇七

(2014-01-19 06:37:56)
标签:

教育

达照法师

佛法

佛教

心经

分类: 如是我聞

 《心经直讲》之释经义正宗分篇七

 

  证体(五)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因为我们对物质世界会不停地执着,所以接下来《心经》又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比如我们眼睛能看东西的是眼根,它所看到的则是色尘,即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低胖瘦等等。我们大部分的人首先是执着有个“我”,但对于“我”的概念很模糊,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我”。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是“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外貌是“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我”,有时候甚至把眼耳鼻舌身意当成“我”了,但说不清楚到底哪个才是“我”。

  如果按《心经》中的这种空的智慧回光返照,看住自己的心,慢慢地,我们就会体会到: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向外追求的,我们的眼睛只看外面,不看里面。看外面的是肉眼,看里面的则是慧眼。一个人他如果知道回光返照,知道反省,知道自己内心的世界,这就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慧眼是要看到空性,就是你真正的心所具有的无所得的空、无我的空。

  如果大家看不到,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让我们相似地看到——就是你把妄想停下来,看到自己的心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这时候你感觉你的心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没有色彩,没有形象;你要想什么,什么就出现了,不想东西的时候,心还是这样子,什么都没有。你会发现这颗心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你拿火烧也烧不了,拿水泼也泼不了,拿拳打也打不到,因为它是空的,什么人都没办法伤害它,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这样当下回观,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这样一颗心。

  参禅的人,他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这颗心的本质,要了解原来自己的心是从来不受伤害的,哪怕是先在语言文字上去理解,然后停下来看一看。比如我们念佛的时候,用心念几句佛号,把妄想转过来,然后静静地去体会没有妄想的时候心是什么样子的。有时候我们自己的力量非常微弱,因为我们的心一直向外驰求,不只是人生这几十年,而是无量劫以来都在向外驰求,所以很难回光返照。有句话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就是说,当你的心一直向外求的话,所遭受的必然是痛苦。因为你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你要追求外物,要让外物满足你,那是没有边际的。你追求到一个马上就会想要第二个,追求的过程始终都会伴随着痛苦。

  在小时候大家应该都学过这样一篇课文:有只猴子到深山去,掰到了一个玉米,它抓在手上很高兴;走着走着,又看到一个西瓜,心里想,还是西瓜好,就扔掉玉米去拿西瓜;之后又看见一只兔子蹦蹦跳跳的,很可爱,它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兔子跑进树林子不见了,猴子既没追上兔子,也没了玉米和西瓜,只好空手而归。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回顾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小时候我们贪玩,长大一点,贪的东西又多了一点,再大一点,我们贪的东西越来越多。岁数大的人为什么不容易放下?因为他们不但想自己好,还想子孙后代都好,对于好的标准是没有穷尽的,于是他们的心就会永远向外驰求,也就会一直被痛苦纠缠。实际上我们内心的这片天空是无边无际,超越外界的一切。心的真相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它大到没有边际;小,小到里面再也不能容下任何东西。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的心就是心脏那么大,其实不是,有一天你可以看到自己真正的心灵的世界。

  《心经》就是要让我们认识到内在的这颗心的本质。它不但是一尘不染,没有任何烦恼,没有任何生灭,同时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世间的快乐和痛苦,世间的一切纠缠不开的情绪,全部都是因为我们的六根和外界的六尘勾结在一起,我们被它们捆住了,所以才会受苦。

  回想一下这一生所遭受的痛苦,包括现在你心里如果还有痛苦,无非就是六种情况导致的:

  一、眼对色。眼睛被外界的色法,也就是你所看见的东西勾住了,打成结解不开了。情绪被看见的这些东西影响:看到不好的,不喜欢;看到好的,很喜欢。当你对所看到的好的或者不好的东西产生喜欢或厌恶的情绪,你其实就已经被它捆住了。

  二、耳对声。耳朵被声音捆住了。有人赞叹你,你的耳朵马上就被赞叹的声音捆住了;有人诽谤你了,你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又被捆住了。

  三、鼻对香。鼻子闻好香,感觉太舒服了,其实已经被捆住了;到菜市场去,受不了里面散发的臭味,赶紧捂着鼻子,说明嗅觉已经被捆住了。

  四、舌对味。舌头尝到好吃的东西就继续吃,不好吃的就不吃了,也是被捆住了。

  五、身对触。身体的触觉也是这样。女士喜欢逛街去买东西,买衣服的时候要摸一下,感受一下触感怎么样,穿起来是不是舒服,这就是触觉被捆住了。

  六、意对法。我们如果有了某种想法,比如我们觉得应该去寺院里学佛法,那个地方很好,你就被这种想法捆住了;或者我们想到某些人很坏,不想理他,也是被自己的想法捆住了。

  佛菩萨为什么能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他们看到了心的本体和事物的真相,所以不会被外界的一切五欲六尘捆住,到哪个地方都能够感觉清净。这是一种功夫。而我们凡夫的六根都是被六尘捆住的,所以我们很可怜,当不了主人,都只能当贼。我们把六根叫做六贼,因为它们一直在偷东西,偷什么呢?比如你买了件喜欢的古董,很好看,放在那里已经十年八年,遇到另外一个人说还有比你这个更好的,值一百万,你的那个古董现在只值九十万,于是你的这颗心就动了。你看,本来是一件好东西,也放了那么久,听到更好的就想要,对原来很喜欢的东西一下子就感觉不满意了。原来那种因为喜欢所产生的快乐被后一种情绪“偷盗”了,这就叫贼。现在社会上为什么离婚率那么高呢?结发妻子在一起生活久了,看到另一个人觉得比妻子更好,贼心就产生了,就把原来和结发妻子在一起的种种快乐全部给“偷”走了,再也感觉不到了,觉得新的更刺激、更好。是不是这样?这就是凡夫世界的一种规律。

  只要我们还有我执,没有解脱,那么在我们的世界中,就会永远上演这样的戏。只要是凡夫,他就会不停地去追逐外界的各种东西:这个不行,那个好;那个不行,这个好。得一个,舍一个,到最后只能哭着回家,跟那只舍了玉米和西瓜,结果一无所获的猴子一样。所以《心经》单刀直入,直契我们的心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般若智慧,看到我们的心是不会跟外界勾结的,不会让六贼捆住的。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个真相,一味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耳朵,相信自己的鼻、舌、身、意,就只能为它们去辛苦奔忙,劳累终身,轮回不止。

  佛菩萨之所以看到我们会生起无尽的悲心,正是因为这一点。每个人的真心本来不受污染,内在的六根可以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成就六种智慧。这六种智慧是自家的主人,结果因为我们的无知,被我们变成了六个贼。佛菩萨也有眼睛,也能看到外物的长短方圆、红绿青白,也能看到人的高矮胖瘦、男女老少,这一切他们都能看得很清楚。可是他们看到了就看到了,不看的时候就不看了,佛菩萨的心不会被它们像绳子一样捆住。而我们的心就是被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捆住了,不得自在。

  所以参禅的人如果想成就般若智慧,第一步功夫就是从耳根或者眼根下手,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回光反照。“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前提是“视”和“听”,就是一定要看,一定要听。你要看是非好坏,而不是闭上眼睛说什么:“我要念佛,我听也不听了,看也不看了。”躲到深山里面去,关在闭关房里,什么都不看不听不理,那是没有用的,那最多是初步的方便。真正用功受用的人,他的六根不随六尘转,这是第一步。他也看,好坏都看得很清楚。遇到坏的,他也知道这是坏的,在哪个角度说这是坏的,但是他的心不会被坏干扰,这样他的眼睛就清净了。没有功夫的人都说“眼不见为净”,看不见,心就清净了,其实真正的清净是你看见了但不随它转。看到就看到了,听到就听到了,知道这回事,但你不要在自己心里打死结。有些人得了抑郁症,病很重,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的心里面一直打着某一个结,结打得久了,成死结了,他如果不把心结解开,就不会开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