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法的知见》之二十六

(2013-08-20 08:34:41)
标签:

达照法师

佛法

佛教

知见

教育

分类: 如是我聞

《佛法的知见》之二十六

 

第三章  佛法的生活观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让人生和世界更好地结合

    上一章给大家介绍了佛法的世界观。佛法让我们了解到,人的生活环境只是整个世界真相的一部分。实际上,世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物质的世界,也是一般人生活起居所必需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第二层是精神的世界,是我们思想所能达到、却无法用文字语言或者用物质的形相来表现的;
    第三层是灵性的世界,它超越了我们一般的思想境界,是“离言绝思、言忘虑绝、心行处灭”的世界,不是一般的凡夫世界。但是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在的精神世界里面,或者我们生命的本质里面,都有这种世界。
    弘一大师出家之前是书法家、音乐家、画家、文学家、艺术家。他在出家前便已“二十文章惊海内”,年轻时在上海写文章就很有名,后来出家了,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出家,有人就问他的学生丰子恺先生。丰子恺先生给大家解释说,人生就像三层楼,一般的人就是为了生计而奔忙,赚钱养家糊口,然后去生活、享受,吃喝玩乐,这属于第一层楼。还有一些人,能达到精神上的享受,是属于第二层楼,他们已经超出了一般普通百姓的思维方式。比如艺术家可能生活得比较差,但是他们的精神很饱满;慈善家能够做很多善事,不计较自己个人的享受。弘一大师是一个艺术家,后来出家了,他已经达到了第三层楼,超越了艺术的世界。丰子恺先生的解释实际是符合了佛陀对我们生命、世界的看法。
    所以,人生和世界在佛法当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何使我们的人生跟世界结合得更好呢?这就要了解佛法的生活观。

 

二、人生需要有目标

    提到生活,人人都会想到生活是咸酸苦辣甜五味俱全,甚至百味、千万味杂陈。我们从小到大,快乐的事情总是有一些,但痛苦的事情也是在所难免。在这样苦乐纷呈、是非善恶聚集的一个世界里,到底前面的路怎么走才是最好,有时候我们选择不了。因为我们没有智慧,所以常常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不知道人生、价值取向。大部分的人是受了教育以后才会改善。没有受教育的人,他可能凭自己的习惯去思维、行为,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眼前所需要的就拼命去争取,凡夫都是这样一种心态。
    但是我们能不能得到满足呢?永远不能满足!所以很多人在求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依然烦恼;求不得就更烦恼了。怎么办呢?佛法告诉我们,通过以下四个方法(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二是启发修行的动力,三是以持戒作为保障,四是追求生命的无苦之乐)可以解决我们人生的各种疑惑、各种痛苦。
    第一个方法,我们一定要树立一个人生目标。当然,树立目标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从小到大,很多人都会告诉我们要立志,要确定人生的方向。如果一个人生活没有方向,他可能有很多钱,但不知道这钱往哪里花。也可能他有很多才华,却不知道这个才华往哪里起作用。有些人有才,但是去危害别人,所以有人说,“人”跟“才”要联系起来,才是“人才”。有些人有才,但是他不是“人”,这样的才就会危害社会。就像那些大盗很聪明,脑子转得很快,想很多办法,但聪明反被聪明误。社会上各个岗位都有特别聪明,但却做了不少坏事的人,他们都属于是才不是人。有些人是人不是才,做人做得安分守己,讲道德,讲伦理,可是他没有什么才,也成就不了自身的事业。有些人不是人也不是才,像地痞、无赖、流氓,他们不是人也没有才。当然最好既是人又是才,这样的人才,他一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生活目标、人生的方向。我们如果想要没有痛苦,就一定要有一个目标。

 

三、确立长远的目标——成佛

    人生很多时候都停留在目标与期待当中,可以说人的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等待、煎熬中度过的。就像我们乘车,可能要十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在这十个小时中,我们就在车上等啊,等啊……如果堵车了,我们在那里着急;不堵车呢,这十个小时就浪费了。比如说八点半要讲课,我们八点钟就开始等——很多时候从出发点到目的地还差一点距离的时候,中间的时间就是在煎熬。小学生毕业要等六年,中学生毕业也要等六年,大学毕业还要等四五年,一直在等待、煎熬中。在这种煎熬中,我们的眼光只看着目的,却忘记了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