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问:第一个,闻思修中的“思”,是解决问题时的思考吗?是对照吗,还是和观照一样?第二个,观照是念起不随,如果总是有相似的念头,是否要思考一下思想根源是由什么心引发的?第三个,“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是否做事只看发心不看结果?可凡夫智慧有限,不看结果不知道自己的漏失所在。大智慧是心无障碍,了了分明,可我们凡夫日常用功没有达到了了分明,总是不自觉地用思考来帮忙,是否错了?
答:第一、“思”就是思维、考察,是指对于所听闻的正法进行理性思维的过程,与对照观照都有点相似。第二、观照是指对所观境提起专注,并不动不离于所观境,如果念头来了说明所观境会模糊掉,就要及时再提起来,再专注不动。提起来就是观,专注不动就是照。第三、“菩萨畏因”是因为知道有因必有果,“凡夫畏果”是因为受苦不知起因,这是就通常情况而言的。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会逐渐具备因果观念,观察事物前因后果的智慧,然后自己也就会慢慢的知道怕恶因、怕恶果了。开始用思维来帮忙是对的,也可以用信仰来促使自己进步,只要能够在正法的路上进步,什么方法都是可以的。
六十、问:能否详细指导一下修净土法门的方法吗?对此我一概不知,以免偏离中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样做到?怎样将散乱心专注到一个对象上?我念佛的目的是断除贪嗔痴等烦恼,这样可以吗?
答:兹事体大,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啊!建议能看看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讲的《净土宗教程》和《净土三资粮》。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作为根本三资粮,缺一不可。正在用功念佛之时,务必做到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然后精进不放逸,必能成就!
六十一、问:初入佛门时很懵懂,如何能更深入地修行呢?
答:要多看一些佛经原典。如果怕佛经看不懂,那就多看些祖师大德的著作。如果还是看不懂,那就多看些当代大德的著作,白话的文章可以看懂的先看,如济群法师的著作,台湾法藏法师、元音老人、圣严法师、唯觉长老、星云大师、南怀瑾先生的书都可以看看。然后自己再找一位大德依之修学,认真专注,一定会慢慢走上正路的。
六十二、问:请问法师,您百忙中能为我介绍几本基础入门的书吗?
答:现在网络上好多都是介绍基础入门的书籍。可以到“般若文海”网站上看看,各个方面的佛法知识都有。据我了解,《认识佛教》、《礼敬佛陀》、《觉海慈航》、《佛学入门手册》等可以先看看!
六十三、问:我算佛家小弟子吧。我可以念什么经吗?
答: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可以学习《心经》、《金刚经》、《圆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