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文选自厦门市疾控中心,已授权转载)
“厨以切为先”。很多人认为切菜是最不重要的一道工序,其实不然,食物的切割对其营养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切割的体积、时间等不同,食物营养素损失程度也会不同。切得一手好菜,不仅决定烹饪的难易程度,甚至影响菜肴的营养价值。
体积
原料被切割得越碎,单位体积越小,则营养素的损失越大。
在完全相同的烹饪过程中,土豆泥只保留9%的维生素B11,维生素C和叶酸的保留率均在50%以下,而土豆片可保留63%的维生素B1,维生素C和叶酸都达到50%以上。这是因为刀工越细,则原料与空气接触和受光面积增大,促进了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氧化和光解。但也不是说,刀工精细就不好,要视烹调方法和就餐者具体要求而定。
时间
食物最好先洗后切,现做现切,避免食物中维生素损失。
食物先洗后切与切后再洗,其营养价值差别很大。如新鲜绿叶蔬菜,在洗切后马上测定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0%~1%;切后浸泡10分钟会损失16%~18.5%,切后浸泡30分钟则维生素C会损失30%以上。先切后洗之所以不利于营养素的保留,是因为切割食物破坏了食物原有的组织结构,使其失去完整性,在用水冲洗的过程中,大量的水溶性营养素从切口溶出而流失。
前一篇:枕头不好,后果竟然是这样的!
后一篇:原来切得一手好菜这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