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人说看完了爸妈的朋友圈就像逛了一遍“网络谣言博物馆”。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很多网友跟我留言称自己的父母就是网络谣言的主要传播者,看着父母的朋友圈都快要疯掉。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容易被这些谣言欺骗?他们一个劲的转发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我自己的父母就经常转发各类网络谣言,有时我会问他们——那篇文章里的东西,你们真的相信吗?他们不置可否,不说信,也不说不信。而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并没有把谣言里说的东西当成行为准则。比如:“微波炉加热的食品致癌”,“鲶鱼是世界上最脏的鱼”,“隔夜西瓜细菌数量上亿”,他们该怎么吃东西还是怎么吃东西……只有少部分谣言他们会存有疑虑,从而略微影响生活,比如:“建筑物的10楼是扬灰层”、“手机边充电边玩会爆炸”、“手机充电线能电死人”……他们对这类谣言将信将疑,但宁信其有,偶尔还会告诉身边的其他人,但只要听众不是50后、60后,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不成气候。
也就是说,他们转发的东西并不见得是他们认可和相信的东西,但出于对亲戚朋友的关心,他们想把它分享出来,仅此而已。
言归正传,为什么我们的父母热衷于传播网络谣言?这得从我们父母成长的经历以及知识结构说起。
我们的父母普遍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他们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赶上了那段特殊的年代,那是他们的成长中最宝贵的十年。我们80后、90后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读书,在二三十岁的时候上班;而他们50后、60后那一代人,他们很多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无法跟他们的子女相比。
如果按我们今天的眼光来评价他们那一代人,可以说是——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术欠缺、思想观念落后。当我们学着玩单机电脑游戏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电脑是什么;当我们聊QQ、发微博时他们才刚开始学扫雷和空当接龙……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们学习的速度,当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互联网已经把他们淹没——所以当他们拿起智能手机,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当他们打开微信朋友圈,这个世界也是新的,就像来到了一个新的星球一样。因为他们没有像我们这样亲身经历互联网的成长与繁荣。
所以父母热衷于传播网络谣言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知识储备不足。
现在是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均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互联网上如潮水般涌来的大量信息,我们这些老网民可以用知识、用经验去分辨真假,而他们没有这个能力,那些网络谣言他们也许只能看懂其中的5%,但他们认为那5%很有道理,于是分享给我们。
二是朋友圈的新鲜感。
我们以前玩过QQ、玩过微博,我们觉得微信朋友圈只是微博的延伸,只是另一个微博;而对他们来说,有很多连电脑都没接触过的父母就直接用上了智能手机,用上了微信,微信朋友圈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个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对接的社交平台,所以他们对微信朋友圈的热衷程度正如我们当年玩QQ空间——我们不惜花RMB买黄钻来装扮我们的QQ空间,他们自然也很热衷于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一切东西放到朋友圈里。
讨论完了我们的父母,再反观造谣者。造谣者们跟我们一样,他们不仅是资深网民,而且他们是非常成熟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他们非常清楚50后们、60后们想看什么,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最能吸引他们——于是,“公安部紧急通告”、“央视已经报道了”之类打着官方旗号的标题,
“看了的人都转了”、“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转”之类胁迫性质的标题,“太可怕了”、“太恐怖了”之类恐吓性质的标题……等诸类标题党在朋友圈大行其道,我们善良、淳朴的父母就这样被它们绑架,他们认为——转发、分享是因为他们关心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看了不转会有负疚感。
综上,我们的父母热衷于传播网络谣言,这是一个社会现象,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在我们眼里,他们在传谣;
而在他们眼里,他们热衷的是分享,他们仅仅只是想表达对我们那无以复加的爱!
最后,希望我们对父母能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以他们的年龄和文化程度,能学会用智能手机就已经很不容易,要是还能把朋友圈玩转,我们就应该给他们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