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为发展核科学技术,特别是为了打破少数大国的核垄断,在研制原子弹、氢弹的高科技攻坚战中,涌现出许多“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科学家。现在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我国核武器研制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的周光召。
周光召
1929-
湖南长沙人
理论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光召于1929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
1951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4年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7年周光召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回国后,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九局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
周光召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执行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历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等职。
周光召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周光召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周光召作出了许多杰出的创造性成果,发表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论文。1982年周光召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周光召的成就名扬四海,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第3462号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
周光召被聘为美国、俄罗斯、捷克、蒙古、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法语区工程师科学院、韩国翰林院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院士。
1993年周光召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中国杰出科学家”奖。
周光召十分重视和积极造就培养年轻人才,他淳淳教导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他们对科研工作执着追求,坚持不懈,要有创新精神,要“求真”和“唯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