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食品标签,做年货达人!

(2015-02-17 16:21:59)
标签:

杂谈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5年2月刊,作者:范志红,转载请注明“出自“知力科普微信公众号”)


春节临近,不管是准备自家的年货,还是走亲访友的礼品,都少不了食品大采购。但面对花花绿绿的广告和琳琅满目的食品货架,你真的能选对商品吗?别着急,只要学会了看食品标签的本领,你一定能在选年货时大显身手。

http://mmbiz.qpic.cn/mmbiz/C5HIUYzusybCTibslJszCGQH4DibOkcouyo7UtU4DV2KZ1ORYcVbWv9qqXcdycH68CER2SVANJvibMDcZ8JOuY5ibQ/640?tp=webp&wxfrom=5

分辨食品名称


春节的果篮里总少不了几样平时吃不到的奇珍异果,不过不要被一些高大上的水果名称给蒙了。士多啤梨、车厘子、奇异果……这些你都知道是什么吗?原来就是草莓、樱桃和猕猴桃。为什么要叫这种“洋气”的名字呢?这是因为,对于同一种商品,价格有以前的水平来做比较,消费者一般很难接受高价。但换个名,大家觉得是另一种东西了,没有以前的价格可比了,就能够接受高价。


人们常喜欢把奶饮品当作春节的礼品,可老少咸宜的酸甜味的奶饮品,名称却特别纷繁复杂,应该如何分辨呢?它们可能属于两个大类:一类就是俗称的酸奶,规范名称叫“发酵乳”,包装上的“产品类别”一项都会写着“发酵乳”或者“发酵牛乳”。其实听上去很高级的“优酪乳”和“酸奶”完全是一回事,都是发酵乳。另外一类,则叫“含乳饮料”。含乳饮料里面又分为有乳酸的、没乳酸的、有活菌的、没活菌的,但是它们都不属于牛奶,也不是发酵乳,只是用水和奶、糖等调配而成的饮料。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最多只有酸奶的1/3。


挖掘配料表里的秘密


按照《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每种食品都必须告知是用什么原料做的,这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在选购年货时,配料表会帮助我们去除广告的干扰,选正确的商品。那么配料表应该怎么看呢?

http://mmbiz.qpic.cn/mmbiz/C5HIUYzusybCTibslJszCGQH4DibOkcouybf496K4AtadMDVZf4NltFJibDUGwqeIcXhtzhM04rrUC7wbaiczJCUiag/640?tp=webp&wxfrom=5

配料表里的食品添加剂


按我国《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必须集中在一起一一注明。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很小,通常是百分之零点几甚至零点零几,所以排列不分先后。了解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名称很有必要。


仔细看看配料表就会发现,那些蜜饯、饮料等食品,除了大量的糖,里边调味的、增香的、防腐的、保水的各种添加剂也有一大堆。虽然每一种都不超标,但至少也不是对身体有用的东西,很多品种需要肝脏来处理。所以,春节期间面对各种各样好吃的零食,还需理智,尤其是那些含添加剂较多的种类,还是要少吃一点为好。


顺序决定多少


按照《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凡是超过1%的原料,必须按照添加量的多少来排列,不可以自己随便排。比如说,某鸡精的配料表,首先是盐,然后是麦芽糊精、谷氨酸钠、玉米淀粉、鸡肉粉……鸡肉粉排在第五位。第一位是盐,意味着盐加得比什么都多;排在第三位的谷氨酸钠其实就是味精;而排第五位的鸡肉粉比前面几项含得都少。


选品牌看配料


春节的糖果盘里少不了奶糖。奶糖里面有没有奶,也要看配料表。一些知名品牌甚至国外产品,里边压根没有牛奶或奶粉,加的是奶精。它有奶味而且比奶还便宜,但完全没有奶的营养价值。相比而言,国产传统品牌的奶糖确实加了奶粉,如果你不知道的话,还会以为洋品牌的更好。

http://mmbiz.qpic.cn/mmbiz/C5HIUYzusybCTibslJszCGQH4DibOkcouyLahIU8bq4G1ictTicynfN8LvpBY8Rc0rlStANDF5vwK1HlNHARHia3gAw/640?tp=webp&wxfrom=5

如何看营养成分表


春节期间,我们的胃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各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再加上含各种添加剂的零食会让我们的肚子吃不消,如何在购买时就尽量选择健康的食物呢?营养成分表能帮上忙。一个规范的营养成分表有5个项目是强制标示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而各类食品要看的项目是不一样的。


肉类产品


比如各种火腿、香肠等,重点要关注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含量越多,表明营养越高;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说明其中加的淀粉和糖越多;脂肪含量越高,说明其中加的肥肉越多,或者煎炸时吸收了很多油。


粉状食物


重点要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两项。比如说买豆浆粉、奶粉,肯定是为了补充蛋白质,一般来讲,几种豆浆粉摆在一起,哪个蛋白质含量最多,哪个就最值得买。


饼干点心


这些本来就不是很健康的食物,就得注意能量是多少,脂肪是多少。能量高了,就少吃两块。


饮料


重点要看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因为这关系到饮料中糖含量的多少。糖含量越高,碳水化合物就越高,因为饮料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就是糖。有时候,人们以为一种饮料很健康,如果不看营养成分表,往往会忽略它含有多少糖。比如,某种进口纯葡萄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居然是每100g果汁16.5g,比一般的甜饮料还高,但是,因为它富含有机酸,酸使人降低了对甜的感知,其实这些糖吃进去还是一样可以让人长胖。所以舌头有时会骗你,营养成分表的能量数据更可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