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你可曾注意到,今年的春节比去年整整晚了十天,今年的冬天也比去年暖和不少,这都是怎么回事?春节里你是安排了外出旅行,还是要做好孩子帮爸妈置办年货?要注意了,买年货可是大有学问,进超市千万别挑花了眼!春节里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除夕之夜的团圆饭,而那一天的餐桌上绝对少不了鱼,至于是什么种类的鱼,又该怎么做,北方南方东边西边就又有很多不同了……春节到底怎么过?小伙伴们快来看《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5年2月刊——科学过春节!
科学微距
特别策划
《“选”大日子的神奇历法》
今年春节为啥这么晚?
《古代拜年:从庙堂到民间的春节祝福》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头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作“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惊食噬人。人们只要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关上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吃饱之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这便是拜年的起源。各个朝代的古人都是如何拜年的呢?
《看食品标签,做年货达人》
买年货,也得懂点营养学。
《年年有鱼:春节的鱼都怎么吃》
吃鱼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鱼不成席”。我国八大菜系,都离不开鱼菜名馔。这不仅因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离不开“鲜”,而汉字的“鲜”字是由鱼和羊组合而成,更是因为“鱼”与“余”二字同音,便衍生出了“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等多种寓意,象征着富庶和繁荣。
《春节出行的天气攻略》
过年晚,天气就暖和吗?
《两小时能走多远》
春节,有人要回家,有人想旅行,不可避免的,交通就成为了春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未来载人飞船变成民用,按照它的速度,两小时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地方。那么两小时,从古到今,我们可以走多远?
《春节去哪儿》
利用寒假去门旅行,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事情。去哪里玩?怎么玩?在本期,我们将为你定制一系列有特色有趣味的生态科普旅行,从东北到西南,赶紧出发吧!
《自然收集物DIY》
一起动手做自然旅行纪念品。
学海新知
《真菌无人机:可降解才是王道!》
真菌无人机有望把机密带进坟墓。
《眼见未必为实的光学隐身技术》
“欺骗”眼睛的光学魔术。
《食物中的色素魔法》
食物中的色素也很神奇!
探索发现
《林可胜:投身战地医疗的生理学教授》
面对国难,他不畏艰险,深入前线。
《楼兰,楼兰》
楼兰,丝绸之路上的中转贸易站,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位于中国西部。许多年前,它繁荣、开明,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富庶安康,可是这座西域上的小国却突然间消失,而楼兰的消失之谜,一直成为后人不断探索的课题。
《当黎明号遇上谷神星》
黎明号即将创造历史!
行知天下
《雪域鹤影:探访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仙鹤是神圣、高洁、德行美好的象征,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神鸟,“鹤鸣九天”更成为人间难得听闻的神话天籁。然而在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系的一个高寒山乡中,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就听着黑颈鹤的叫声长大。那一群群姿态优美、冬来春去的美丽大鸟,成为他们记忆中普通而难忘的伙伴……
《用镜头定格飞鸟》
空中飞鸟,怎么拍?
艺术中的科学
《乙未说羊》
看似普通的羊,你了解多少?
《末日浩劫:“宅”也会毁灭地球》
宅得太久可能有生命危险。
《科幻电影中的人类末日》
世界的一千种死法。
生活解码
《肉豆蔻:高级香料的药房生涯》
香料、药物及神秘用途,看肉豆蔻“十八般武艺”。
《你的身高你做主》
长高,其实没那么难。
果壳专栏
《九吨食物不会终结你的人生》
过分节食有风险,不要轻信谣言。
兵器与谋略
《暗战北极圈》
北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刺骨的寒冷,这片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地区大部分被北冰洋占据,海面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对于生命而言,北极是一片很难被征服的禁区,但就是在这片禁区中,美俄两国展开了一场暗战,而且这场暗战有愈演愈烈之势。
《“北风之神”级核潜艇》
在俄罗斯杀伤力最强的海上武器中,它位列第一。
科学起航
《清茶一盏也能育人》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茶文化课
《让美丽与智慧共同绽放》
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
青春密语
《如何应对“生理痛”》
青春期女生的小烦恼,怎么解决?
《帮帮我,有人欺负我》
帮帮我,有人欺负我
百问百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