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本期开始,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将推出【来自古代的科技】系列,为你介绍那些来自古代、仍活跃在今天的有趣的科技,你想了解哪些古代科技,请回复给我们,一起讨论下吧。
据日本《读卖新闻》5月5日报道,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川举行“大风筝祭”放飞约950公斤重的大风筝,世界各国都有春夏之际放风筝的习俗,但是你知道吗,放风筝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我国,而且是用在军事用途上的哦。

风筝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鲁国的著名工匠鲁班看到了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于是大受启发,他就“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这就是风筝的雏形。最早的风筝不是娱乐工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需要。相传春秋时代的公输般就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以侦察宋城。在唐朝赵昕的《息灯鹞》、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欧阳修的《新唐书·田悦传》中都有风筝与军事相关的故事。到了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会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兴起,在竹篾制成的骨架上糊纸或绢,再画上各种精美图案,拉着系在骨架上的长线,趁着风势就可以放上天空。到了宋代,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活动,风筝也成为人们平时休闲娱乐的玩具。
我国山东潍坊有“风筝城”的美誉,明代时就有民间艺人以扎制风筝为生。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还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潍坊有世界第一流的风筝博物馆,这座外型像一个巨大的龙头蜈蚣、占地13000平方米的博物馆,设10个展厅、4个分馆,收藏和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千计的风筝珍品。

风筝除了军事和娱乐用途外,在科学史上也是鼎鼎有名。天文学家曾把温度计系在风筝上,测量高空温度;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雷电中放风筝,证实云中带电,从而发明了避雷针;意大利无线电发明家马克尼用风筝引线代替无线电天线,使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报实验成功;美国莱特兄弟用风筝研究飞行,终于制成第一架使用内燃机的飞机等等。如今,除了我国有丰富的风筝活动,在泰国、韩国、日本、荷兰、英国、美国都有各种各样的风筝活动,例如在泰国风筝竟有男女之分,在英国风筝还曾监视潜水艇。来自古代的风筝,现在仍然生命力旺盛。怎么样,周末的时候和三两好友一起去放风筝吧!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中国古代机械图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