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反击微信封杀,赢得舆论触痛腾讯

标签:
易到马化腾微信 |
分类: 关注互联网 |
易到被微信封杀事件愈演愈烈,事情发展完全超出微信公关部门的预计,面对易到方面抽丝剥茧的对比和技术分析以及网络舆论力量,今年早晨,事情出现了转机。我们发现,易到已经可以分享微信朋友圈了,另外像虾米音乐等等,也被微信“解封”。对此,腾讯方面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互联网生来具备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等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可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太多的人为围栏,破坏开放、平等精神。就比如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易到遭微信封杀时间,开放、平等精神荡然无存。
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
1)
2)
3)
4)
5)
其实,稍微关注一下该事件的发生过程,大家肚里就明白了,微信的做法严重欠妥,面对易到方面的质疑,其回复也存在店大欺客,区别对待竞品的痕迹。腾讯一直在强调开放策略,但是在微信的一亩三分地上,总是给自己的合作伙伴以开放和平等,而之外就选择性的忘记了互联网的开放精神。
对于被封,易到方面针对微信的回复进行了全面的回击,用产品对比、时间前后对比的方式,摆出事实,挑破了微信方面给出的毫无道理的回应。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上出现很多质疑微信、力挺易到的声音。
现在微信解封易到,我想,这其中有网络舆论的力量。虽然微信坐拥7.6亿活跃用户,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微信一味的鲁莽行事,必定会遭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捶唾,得不偿失。腾讯解封,显然是意识到了这点。
从微信封杀、解释到解封易到,其实,我们能看到腾讯在开放这个问题上的被动,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一次鞭策。
其实,不仅仅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为代表的巨头,都表示要采取开放的策略,实现共赢。但是,我们也发现,BAT所言的开放,经常会陷入因利益问题而封闭导致的舆论漩涡。
目前,BAT三家,都在各自构建庞大的互联网生态圈,这个生态圈会涵盖用户衣食住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消费需求。这种大生态圈建设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业务的高度重合,在重合的垂直市场内,都希望最大化各自的市场影响力和控制权,并让他们在各自的生态圈中运作,最终来满足巨头们的利润需求。这种环境下,竞争性封杀难以避免。
比如餐饮外送业务,腾讯和阿里在美团上打得不可开交,彼时,打开美团客户端,用户支付的时候发现微信支付成为了默认的支付方式,而支付宝则被雪藏。面对这种竞争性封杀阿里自然不干,最终导致推出美团,全力扶持口碑并巨资投入饿了么。
而回到这次微信封杀易到,因为腾讯有滴滴在,两者就是直面竞争共分一个蛋糕的关系。虽然腾讯一直在强调开放生态,但它的开放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生态合作伙伴,所以给“外人”穿小鞋的事情时有发生。
不过,商业竞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服务用户这个本质问题上来的,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让产品、服务走向更好,但是,如果互联网公司总是抱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封闭、利己思想不放,这显然有违互联网开放平等的精神,也是有违商业本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