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网红,已经成为2016年的现象级热词。不论是“国民老公”王思聪、一个广告拍出2200万天价的papi酱这类大网红,还是强行活在各个直播平台、社交圈,到处刷存在感的小网红们。网红这个词,彻底赢得了2016年,并成功引起了企业的注意。
围绕“网红”,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网红电商、网红学院、项目孵化融资、网红营销等等,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为了引起用户关注,最终完成变现。比如企业的新品发布会,现场邀请网红直播,就是当前最流行的一种方式。
在科技圈,网红直播发布会比较流行。5月25日,“网红”雷军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发布了小米无人机,雷军的直播不仅引发了行业关注,对直接用户的新品传播也十分有力。6月6日,中兴发布BLADE A2时候,就邀请了非诚女嘉宾和网红主播在映客进行了新品发布直播。今年618期间,苏宁同样玩起了网红经济——#红人网购直播间#,邀请一大波网红直播秀,对不同的产品在一次电商节日中进行了新营销。
大牌企业借势网红,小企业新品牌也没闲着。6月15日,一款玩互联网 的饮品企业也进行了一场网络红人直播发布会的营销事件,通过网红的渠道对其新产品“一口原野”发布会做直播。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该公司竟然一次性邀请 100位网络红人到场。直播过程中,网红通过试饮、奖励等方式,直接影响了超过1000万的用户,效果堪比朋友圈广告。
通过借势网红,企业将营销活动的玩的风生水起。但在我看来,网红经济属于剑走偏锋,不会成为营销和电商的主流。明确一点来说,靠网红,玩不出大成绩。
企业为什么喜欢用网红?
因为网红有关注度、有粉丝,网红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实现与用户面对面的纽带,是实现将产品与服务推送到用户面前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企业可以向用户推荐产品信息、服务内容,并借助网红对于产品的认可和赞扬来影响用户的选择购买,实现变现。比如618苏宁的红人网购直播间和一口原野的发布会直播,就带来了不错的电商导流转化,一口原野在京东首销当日就被抢购一空。
当然,玩网红营销,最不济就是实现了一次广告传播,扩大产品的宣传和影响力,像一口原野这种新晋产品,一次影响1000万用户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所以,企业选择与网红合作,无论是基于变现还是产品广告,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不太看好这种模式。
首先,网红质量参差不齐,整体价值不高。
当前,网红制造的内容多数都是博眼球,内容质量极低。有资金支持的网红短期内还能保持其内容制作的可读性,比如papi酱,拿到了罗辑思维的融资,第一条广告也拍出了2200万的高价。选择基本可以肯定,罗振宇一定会给他提供一个优秀的专业的团队,让她在内容制作上走向标准化、优质化,粉丝不仅暂时不会抛弃,反而会有些增长。
但对于更多的小网红而言,命运就很坎坷了。他们不得不“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利用一些情色、丑陋、劣质的内容来吸引关注和流量。而这种靠擦边球博得眼球的网红,很快将因为难以变现而无以为继。
其次,网红经济或网红模式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网红罗振宇为什么投papi酱?依我来看,网红罗振宇已经开始冷下来了,关键原因在于,罗振宇像割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割小白用户,赚的盆满钵满。而那些被割的小白总有一些明白人,一旦这些明白人站出来,罗辑思维就难以为继。而papi酱是个很好的IP,内容一直还不错,如果配上专业的团队,不仅能延续网红罗振宇的红色,还能要腰包多鼓几天。但是,即便是红的发紫的明星也有大片大片陨落时候,何况是一位网红。至少,最近这俩月papi酱就不那么热了。
但凡事有例外,如果网红这个群体有例外的话,应该就是国民老公王思聪了吧。
最后我认为,企业应该将网红看作一种商业模式,而不是独立的营销事件或炒作。
前面说了,企业选择网红看重的是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和连接。所以,企业不应该只是紧紧盯着如何炒作这个片面的点,而是应该深刻的考虑如何从产品开始、如何在服务上与用户建立更直接和有效的连接与沟通,实现用户与网红连接向用户与企业连接的转化。与其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搞营销,倒不如沉下心来从自身反思。
其实我很明白,虽然我不看好网红这个玩法,但并不妨碍有些企业玩的起劲。毕竟与传统的营销手法相比,靠网红,还是能在短期内得到一些收效的。
但我坚持认为,一个企业要成功,绝不能成为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