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州桥》第一课时研讨实录

(2010-11-22 10:39:01)
标签:

郊尾中心

研讨

刘雪梅

宋体

赵州桥

自然段

朗读

教育

分类: 郊尾中心“课堂实效”课题

  《赵州桥》第一课时研讨实录

       主持:许元坤

  时间: 20101118

     地点:郊尾中心多媒体教室

   参加对象:课题实验教师

 

 

主持人:下午聆听了刘雪梅老师的课,刘老师为我们如何提高有效性课堂尝试了第一节课,感受一定很深,下面请刘老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刘雪梅:设计这一课我是按先学后教的理念来设计的,先让学生课前自己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我通过巡视,把孩子读得不好的字音和发音错误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出乎意料,比如让孩子说赵州桥有什么特点?以为很简单结果学生回答不了,再比如学习第二自然段设计了自学提示:找出直接写赵州桥主要特点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反馈时,不知道哪一个词能概括特点,可能因为学生对“雄伟”一词不理解,又卡住了,感觉今天上得很乱,请大家批评指教。

主持人:要迈出有别于平时的课堂是很艰难的,听完今天的课后大家感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的,请大家畅谈。

杨礼仙:时间安排有问题,重点、难点没突破,学生没读懂,有些环节需要调整,还有朗读指导也存在问题,比如让学生画出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要求有感情朗读,读出赵州桥的雄伟,学生还没有感受,怎么感情朗读,我以为感情朗读要在理解课文读懂读透焕发真情实感后再进行朗读,感情朗读不能只在技巧上指导,还有第一自然段的感情朗读,为了突出历史悠久,只要强调一下这个词就行了。

林益明:课堂主次之分要搞清楚,把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打出来有意思吗?重点主要是抓这自然段的时间。最后的总结有问题,问孩子你读懂什么是不够的,还应该问你学会了什么?除了学会课文内容,还有学会什么方法。课堂上学生自学时间要充分,最好能把自学的过程展示出来,不要走过场。

刘晓蔚:第二自然段的“赵州桥非常雄伟”朗读,可以不理解为感情,而是强调“雄伟”,让这个词浸透他们的内心。

杨扬:第一课时到底要把握哪些内容?

许阳芳:课前的自学提纲没起作用?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先学没学好。

林益明:刘老师课后两类生字的处理很好。设计中的自学提示要抓住重点,第一课时可以重点教第二自然段,要考虑设计时间和设计方案,要加强读,从读中体会情感。第二自然段抓特点板书:雄伟,创举,板书还要体现说明方法:比较法、列数字,要把重点句子出示出来。

詹校长:把赵州桥的长、宽与教室做比较,教师自己要心里有数,引导学生对数字运用的感悟。

黄星红:这节课容量很多,开头学生自学很好,后面又回到传统教学上。

主持人:先用方法提示,再学习内容,介绍读书方法比内容理解更重要。

张世芳:类似的文章可以用哪些方法,落实不到位课堂就会无效率,三年级学生学习方法还需要老师指导。

郑华枫:今天大家的谈论都很有见地,但和我们研究的课题毫无关系,依然保持过去传统教学对教材的分析,还游离于课题之外,没有清晰地课题概念。我提一些建议,这节课出现的很多问题是非常珍贵,从中印证别人成功的例子在自己身上未必成功。“先学后教”是洋思学校的独创,但这用于我们小学教学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与困惑,而我们小学生未必了解,先学后教要明确时间、方法、内容、要求,这四大要素是先学后教的不二法门。在今天的课堂发现了很多问题,以往的课堂看似没有问题其实是最大的问题。今天在课堂我们看到学生反复出错情景,比如生字“匠”的理解连续几位都说错,这就是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区别,学习是艰辛的,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突破,在小学的“先学后教”应该有所改变。刘老师非常努力地往先学后教方面靠,结果操作失败,又不想向传统模式妥协,造成两不像,今天如果她用传统教学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探讨:先学后教如何运用到我们的课堂,而不是技术上的操作,今天识字读音往“先学后教”这方面努力,学文时又回到传统。检测方面,怎么检测,是分节,还是同时检测,我以为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检测。自学时可否用另一种提问的模式,给他时间、方法,自由朗读,小组合作,几分钟之后你能提出,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方法,试着读给大家听。

今天几个孩子读音反复出错令人感慨,回忆曾经师范的一位老师的口头禅:“我不是教过了吗?都教了几遍,怎么还不会?”过去我们因为看不到也听不到,今天从反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检测反馈,有问题在这节课中马上得到解决。

杨礼仙:以前教学就有这种出示导学提纲,有些是可以借鉴的,因为字词障碍不扫清,理解就有困难,建议把第二自然段的理解移到第二课时。

黄春晖:我要为刘老师平反,以前我们研究的“心灵作文”课题没有限制,大家很自主,像煮食一样,自备材料。但雪梅老师今天不一样,她被限制在这个模式里,《赵州桥》感情朗读,怎么朗读?“先学后教”又回到传统教学怎么啦?难道有什么不一样?现在更细致一些,“先学后教”跟传统教学毫无区别,如兄弟,还是家人?二者是并行的是相铺相成的。这节课先不讨论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先给孩子一些模式,应该在学习这些文章时要学些什么?无论孩子到底在学什么,我们设计是否适合孩子,对这些毫无感情色彩的孩子来体会什么雄伟,三年级孩子傻傻的。

刘老师:有的已经不错啦,总算能参与进来。

阮美钦:佩服刘老师勇于承担这个任务,能按“先学后教”这一理念来上课,课件的制作也起到辅助作用,只是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学落实不够,老师的教有待提高,如第三个环节可以换种方式问,问学生主要介绍赵州桥哪些内容?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有孩子说介绍赵州桥的外形和特点,这话有问题,外形和特点互相包含。引导学生谈这篇课文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怎么说。教师怎么教,因为学生学得不好,教师更应该花时间教。问题要问得明白点,比如学完课文让孩子谈收获,可以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

林益明:我们刚才都是对语文老师说,不管批什么外衣,抓重点是必须的,语文的本质东西是抓重点。

朱其珠:刘老师备课很用心,多媒体应用得恰到好处,从字到词到拼音都用得很好,比如“桥墩”一词通过看图片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本节课从时间上考虑,对一些内容可以适当不要,反馈字词落实错词就可以不一定从头来反馈,不要面面俱到,把什么都教给学生,可以一课一得,该省略就省略。

张世芳:谈谈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指导自主”是从中学借接过来,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的理解还是懵懂的,比如今天的“知识链接”孩子还是难理解,走自主学习课堂应该有小学生的模式。教学不要被教参牵着鼻子走,要有简约的点,挖出重点。第一自然段教孩子学,方法迁移,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可以放手,自学时要体现这种方法,前期阶段要慢慢尝试。时间要落实,比如按自然段一个一个地朗读后面时间根本不够,要省时间。自主学习老师提问不能太泛,孩子很懵,刚开始老师要有效指导。有效课堂高效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课文中的雄伟、宽孩子能理解吗?三年级的孩子不怎么理解,拔高要求让孩子不堪重负。

刘晓蔚:我们只盯在“雄伟”,太过重视这个词了,到底是从特点到文字还是文本到特点?这是方向的问题,应该先让学生自主学,如小溪小河最后汇入大海,然后老师再把孩子的不同读法收回来。

陈慧珊:在传统教学中要渗透自学的理念,1、如生字词的读后交流教师可以提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是怎么识记的用什么方法认。2、“匠”“砌成”不要单独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3、小组汇报方法环节没有发挥作用,要让组长汇报自学的情况,教师把容易出错的地方列出重点解决。4、指名分节朗读能够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反馈读的过程。5归纳本段的段意,可以取一段来做引子,让学生说从每一句话中读出什么信息后再取主舍次归纳。概括内容放手不够,引导不够,一直灌输。6、作业的设计又回到传统上,与“先学后教”有矛盾,应该在课堂上解决,渗透入课堂。

詹校长: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这节课,我们的理念是先学后教,刘老师第一上台精神可嘉,接下来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我有个提议,今后能否把上过的课在经过研讨后请另一位老师再上,或者同一位老师前后上两次,一次用一半的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总结好的方法。

主持人:今天的研讨到此结束。

记录整理:周兰芳 徐玉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