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2015-08-14 12:51:33)
标签:

恭王府

前门大街

鸟巢

南铜锣湾

天坛

分类: 游玩和视频日记,周末家庭
北京,我们来了(三):行程线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南铜锣湾,鸟巢水立方,恭王府,天坛,前门大街。


    记得曾有人说过,旅行的意义是在于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脚下的路,也是我们心中的路。带着孩子去旅行,应该说能感受的东西会更多,譬如亲情、爱情、教育的理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期盼。就像上篇我所说的旅行其实也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通过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增长见识以外,更多的时候会让我们对生活产生更坚定的信念,对自己会更有信心。
                                                                
      
                                                     -----弯妈-----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来北京的第四天,我们照例还是一早3点半起床,4点酒店大堂集合,赶早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大概是五点不到,却已经看到很多前来观看的游客都在集中地点排队等待安检了。我们也同样的在人群队伍里等待着。不一会,天已经蒙蒙亮了,又等了一会,我们通过了安检直接进广场继续等待。



    大概到5点15分时就看到由天安门城楼下中间的门洞里走出一支队伍,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金水桥,升国旗仪式就此开始了,前来观看升国旗的人见升旗队伍来了,都围了过来,我和弯弯没站在人群里,我们就站在不远处默默的观望着,观看旗手将国旗挂上,随着国歌声国旗慢慢升起,这时旗手将还在手中的国旗向上抛起,鲜红庄严的五星红旗展开了,人们庄严的看着国旗徐徐升起,当国旗升起来时,我们都激动不已。



    我也拍了视频,这里就不上传了,留着纪念了。看升国旗仪式,我们都小小的激动了一把,看这会的弯弯也稍加的温暖了一些,是呀,一早天凉,弯弯一直都说冷,现在,天也渐渐变亮了,心也温暖多了,就这样过了一个兴奋、激动的早晨。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下面继续我们的行程,今天的第二站南铜锣湾。五点四十到达目的地,觉得真是太早了吧!小巷里几乎见不到游人,店家也没开门,也就只有我们这个团队个别的游客下车游玩。
   


    走过静谧的是这些千年不老的古意,欢愉的是我们这些行走天涯的游人。总会觉得短的是旅程,长的是记忆,若干年之后,会想起在这里,我们有短暂的停留。玩了会,依稀渐渐感觉到有些微微的阳光,有家冰激凌店已经开门了,给弯弯来一个,粉色花型的冰激凌,弯弯直赞叹味道绝佳。那天北京摄氏三十多度,但是奇怪的是,并不是很热。来北京时,南京的气温已经飙升到了三十七度,来这里,却俨然避暑。



    这里的街巷店铺是时尚的、古朴的、雅致的、精巧的,我们在狭长的巷子里穿行。红门,绿檐,灰墙,青瓦,一切都是刚刚好,有感这里的古老也和我们南京的老门东相似。看那古树苍翠,绿了整个北京城的夏。再看那老窗依情,藏了羞涩也掩了千年的光阴。行走的意义,便是发掘这些美好。大多的店铺,都是标示着谢绝拍摄,可入眼入心,每家,都各有特色。爱摄的我孜孜不倦,一家一家的穿行,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当我看见鸟巢的第一眼,我心里似乎异常的宁静,没有波涛骇浪,没有潮流暗涌。心里升腾起来的,无非是最底层的想法:这些钢筋铁骨铸就的梦,不仅仅源于设计师的灵感,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血与汗的凝集。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无尽的渴盼。



    我们去时这个点,没有太多的旅行团,只是一些散客,三三两两。拍一张澄净的照片,也是可以的。整个鸟巢的设计,还是让我们这些外行人叹为观止,流连驻足。我们去的时候,鸟巢没开馆,还是觉得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但是却并没有影响我们大家的心绪。



    转了没一会功夫,太阳当头照,开始升温了。我不禁倒吸了几口气,旅行的过程中,我们竭力想留住每个瞬间,诸不知这样的过程让弯弯久而久之产生了疲倦和厌烦,开始不安心配合拍照了,我也很能理解,人家还是孩子嘛,考虑到她的感受,我就打住自己的快门,歇会,那就歇会。



    当然,她是有必要记住这鸟巢代名词的,至少回去之后看到的每个人都会问:弯弯你去北京,去过哪些景点哈?弯弯如能如流的背着、说着,那我的脸上也会笑容舒展了,也似乎这样的游玩才显得更有价值取向。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来北京有几天,也感觉京城很大,要想玩遍北京城,得个把月的时间。当然,跟团游那就是赶场子也叫走马观花,来北京不去恭王府走一遭,那可不行。去之前,也听贺导说了,恭王府因和珅而闻名,据说里面门道和名堂很多,也了解了一部分恭王府的故事,一边唾弃和珅的贪婪,一边又极力赞赏和珅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常人难有的居心。



    其实,在故宫纪实片里也介绍说和珅一生为了财富挖空心思,并得乾隆宠幸,想必他老人家每天睁眼第一件事,便是处心积虑的琢磨如何赚钱,他的座右铭应该是,生是钱财的人,死是钱财的鬼。整个府邸极尽农工巧匠之能事,事事处处讲求风水,寓意深刻,并暗藏玄机。尽显和珅过人的智慧,同时对实务的把握度又极具穿透力,揣摩透了乾隆的心思,真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下属。由此,我眼前还不时浮现出王刚饰演的和珅的扮相,那副典型的奴才相,还真是淋漓尽致。



    当天游览的时候,我的胃实在是不给力,身体很不适,我和弯弯也没跟团一起游玩,草草的在园子里转了转,拍了一些有特色的园林风格的片片,出了恭王府上街买药去了。说实话,和珅享尽富贵荣华,最后刺他白绫,也值了,也真是不枉此生。当今社会,有几多和珅??????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下一站是天坛,我早知道天坛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也是照耀灵魂的地方。弯弯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的?是像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她就急忙跑去看天坛公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随团贺导的解说下知道,原来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看照片,亲们一定发现北京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当日颜值很高天空特别的蓝。天坛公园给我的感觉是大气、人文,又有很强的空间感,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千年古树比比皆是,这里还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啊!我们一路走着,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弯弯说有点困意,我们从南门走到北门,也确实挺累的。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我们来了(三)(组图)


    北京之旅最后一站----前门大街,看过之后的感觉是:游客真的很多,但不一定都看得懂,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且对老北京很了解,才能欣赏那条街。我们所体会到的,看我拍的照片中,还以为是来到了南京夫子庙的贡院街购物街了。




    这里的建筑色彩很沉,90%以上全是灰色调的老砖色,这也是古文化的特点吧,毕竟之前是没有彩色砖和漂亮装修的。不过相比之下,还是喜欢全是清一色的灰,连个彩边都没有的老店,古色古香,但我不知道之前它们是不是这个彩色的样子。还有老字号的店面门牌号下面有挂老照片,有好几家的,我也没有一一拍下来。说句实话,前门大街,我几乎是没有精力玩了,那天我一直都胃痛,也一直都在坚持着,前门大街基本没玩,所以,也没拍几张照片。在前门大街食品店买了几袋北京特产,也给弯弯买了双老北京绣花鞋,玩完了前门大街也就算是结束旅程了。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