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继续我们的行程,今天的第二站南铜锣湾。五点四十到达目的地,觉得真是太早了吧!小巷里几乎见不到游人,店家也没开门,也就只有我们这个团队个别的游客下车游玩。
走过静谧的是这些千年不老的古意,欢愉的是我们这些行走天涯的游人。总会觉得短的是旅程,长的是记忆,若干年之后,会想起在这里,我们有短暂的停留。玩了会,依稀渐渐感觉到有些微微的阳光,有家冰激凌店已经开门了,给弯弯来一个,粉色花型的冰激凌,弯弯直赞叹味道绝佳。那天北京摄氏三十多度,但是奇怪的是,并不是很热。来北京时,南京的气温已经飙升到了三十七度,来这里,却俨然避暑。
这里的街巷店铺是时尚的、古朴的、雅致的、精巧的,我们在狭长的巷子里穿行。红门,绿檐,灰墙,青瓦,一切都是刚刚好,有感这里的古老也和我们南京的老门东相似。看那古树苍翠,绿了整个北京城的夏。再看那老窗依情,藏了羞涩也掩了千年的光阴。行走的意义,便是发掘这些美好。大多的店铺,都是标示着谢绝拍摄,可入眼入心,每家,都各有特色。爱摄的我孜孜不倦,一家一家的穿行,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当我看见鸟巢的第一眼,我心里似乎异常的宁静,没有波涛骇浪,没有潮流暗涌。心里升腾起来的,无非是最底层的想法:这些钢筋铁骨铸就的梦,不仅仅源于设计师的灵感,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血与汗的凝集。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无尽的渴盼。
我们去时这个点,没有太多的旅行团,只是一些散客,三三两两。拍一张澄净的照片,也是可以的。整个鸟巢的设计,还是让我们这些外行人叹为观止,流连驻足。我们去的时候,鸟巢没开馆,还是觉得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但是却并没有影响我们大家的心绪。
转了没一会功夫,太阳当头照,开始升温了。我不禁倒吸了几口气,旅行的过程中,我们竭力想留住每个瞬间,诸不知这样的过程让弯弯久而久之产生了疲倦和厌烦,开始不安心配合拍照了,我也很能理解,人家还是孩子嘛,考虑到她的感受,我就打住自己的快门,歇会,那就歇会。
当然,她是有必要记住这鸟巢代名词的,至少回去之后看到的每个人都会问:弯弯你去北京,去过哪些景点哈?弯弯如能如流的背着、说着,那我的脸上也会笑容舒展了,也似乎这样的游玩才显得更有价值取向。
当天游览的时候,我的胃实在是不给力,身体很不适,我和弯弯也没跟团一起游玩,草草的在园子里转了转,拍了一些有特色的园林风格的片片,出了恭王府上街买药去了。说实话,和珅享尽富贵荣华,最后刺他白绫,也值了,也真是不枉此生。当今社会,有几多和珅??????
再下一站是天坛,我早知道天坛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也是照耀灵魂的地方。弯弯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的?是像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她就急忙跑去看天坛公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随团贺导的解说下知道,原来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看照片,亲们一定发现北京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当日颜值很高天空特别的蓝。天坛公园给我的感觉是大气、人文,又有很强的空间感,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千年古树比比皆是,这里还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啊!我们一路走着,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弯弯说有点困意,我们从南门走到北门,也确实挺累的。
北京之旅最后一站----前门大街,看过之后的感觉是:游客真的很多,但不一定都看得懂,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且对老北京很了解,才能欣赏那条街。我们所体会到的,看我拍的照片中,还以为是来到了南京夫子庙的贡院街购物街了。
这里的建筑色彩很沉,90%以上全是灰色调的老砖色,这也是古文化的特点吧,毕竟之前是没有彩色砖和漂亮装修的。不过相比之下,还是喜欢全是清一色的灰,连个彩边都没有的老店,古色古香,但我不知道之前它们是不是这个彩色的样子。还有老字号的店面门牌号下面有挂老照片,有好几家的,我也没有一一拍下来。说句实话,前门大街,我几乎是没有精力玩了,那天我一直都胃痛,也一直都在坚持着,前门大街基本没玩,所以,也没拍几张照片。在前门大街食品店买了几袋北京特产,也给弯弯买了双老北京绣花鞋,玩完了前门大街也就算是结束旅程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