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可爱弯弯的成长之nice
可爱弯弯的成长之nic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4,750
  • 关注人气:3,2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兴趣谁做主

(2011-07-14 08:48:13)
标签:

情感

日记

生活汇

幼儿园

育儿

杂谈

分类: 2013日记

孩子的兴趣谁做主

    暑假的风在我们头顶盘旋,驻足观望,直至留下。
    那天去饭店吃饭,无意间听到邻座的女人和老板娘聊天,颇为震撼。老板娘有个女儿,十二岁,暑假正为不知报什么兴趣班而苦恼,撅着小嘴巴坐在那里和妈妈生气。她想去学古筝,可妈妈执意要让她去学英语,说是学什么古筝,每天翘巴着手指头她看着都难受。邻座的女人就自做主张给孩子选,说是去学书法或者围棋,都是可以修心养性的几门课程。要不多学两样,也未免不可,她的儿子一天五门课程,一整天都排的满满的,什么都不用管省心的很,连中饭都让他在老师家解决。孩子不用来回的跑,家长也不必候在外面接,事在两得,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
    说实话,我当场气结在那里。一天五节课,从早到晚,难不成她把儿子当成机器?话说,我家的电脑都还要休息休息,否则超负荷运转后总会时不时黑屏罢工一下,何况对方是人,是他儿子,是一个刚满十二岁的孩子!我的天,她把儿子当包袱了吗?居然能说出眼不见心不烦,省得在家里闹的心慌的话来?其实五花八门的兴趣班,确实让很多家长纠结郁闷,不选怕孩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选了又怕孩子失去了自我,没有一个口头上奉为上行的快乐童年。其实所谓的兴趣班,就是自己的孩子和一群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共同就某一个感兴趣的项目而努力学习,无论是色彩斑斓的绘画,还是挥汗如雨的跆拳道;无论是翰墨飘香的书法,还是悠扬婉转的钢琴------只要孩子们是因为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而兴奋不已,乐在其中,坚持不懈,那就是最理想的兴趣班了。

    我曾经看到这么一段文字:失去理性的爱往往是盲目与压迫感十足的,我们称之为“非爱”;失去理性的期待与塑造也同样非常可怕,或许,可以称之为“非教”。诚然,作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能够出人投地,无庸置疑,也无可非议。各人对成才的定义和标准也不尽相同,怎么样才算成才各自也有各自的看法,而通向成才的道路,却无一例外需要我们家长插上理性的翅膀。
    首先,我们报兴趣班的初衷是什么?一般家长肯定会认为,那是孩子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者是为了孩子设计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也或者是来自学校的隐性要求,而更多的是随波逐流跟随潮流的脚步。其实兴趣班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那些有更高更广泛学习需要的孩子,提供有针对性更为专业的学习机会。一般来说,兴趣班主要为孩子提供一种环境和气氛,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发展和延伸他的兴趣所在,进而发掘出孩子在音乐、美术、舞蹈或者其他方面的天赋。其实,学哪一种才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因此收获到了健康与快乐。

    其次,报兴趣班必须要付出一部分精力与高昂的学费,家长不能为了延续自己的梦想强迫孩子参加,也不能跟风,更不应该有攀比心理。家长更应该侧重考虑孩子的坚持性、解决问题和安排时间的能力上,当然孩子在兴趣班是否开心,是否交到了新的朋友,是否让孩子激发了潜能,是否补充了家庭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些,也都是家长不容忽视的因素。

    最后,能不能坚持下去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个最大的考验。观察了一个学期,所选的课程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是继续抑或放弃,也让家长们异常纠结。放弃了又担心孩子做事没有恒心,朝三暮四,今天想学这个明天又想学那个,到最后什么也学不好;如果不放弃又怕孩子耽误了发掘才艺的最佳时间,造成学习上的倦怠失去信心。在这点上,家长千万不要过分怪责孩子,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产生厌学心态。我们要放松心态,权衡利弊得失,因势利导,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给孩子宽松自然的学习心态,很好的在兴趣领域摸索前行。

    结合自己给弯弯报的兴趣班,当初也是未加考虑,盲目去报。虽说是孩子兴趣所在,也是孩子千般要求百般保证才去,但是毕竟年纪尚小,只是作为一个欢乐的课堂的延伸所在,而不是学习的领域拓展。好在心态尚可,虽然来返接送不是非常方便,但总之也收获颇多,包括若干经验心得。

    孩子的兴趣谁做主,家长千万不能一意孤行代替包办。也不能盲目报班,追求多多益善以期得到自身的解脱。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的选择应该慎重理智,千万不要让孩子折断了兴趣的翅膀,眼睁睁看着别人自在的飞翔。

 

 

孩子的兴趣谁做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