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2014------之四

(2015-02-01 10:00:08)
标签:

旅游

杂谈

河南陕县地下四合院

 

 

 

                  10月2日我们来到了陕县庙上村。这个村庄不同于传统的房屋构建,它们是隐藏于地平线下的村庄。一个深坑,四周的几间窑洞,构成了神奇的居所。而奇特的居住方式,也让整个村子形成“远看见树不见村,临近闻声不见人”的景象。这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被专家誉为“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和“地下四合院”。

  这是位于河南西部的陕县庙上村,村民们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在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位于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榜上有名,也是河南省16处入围村落之一。

  走进陕县庙上村,领略“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

  百年历史的73座“地下四合院”

  湛蓝的天空,像被洗过一样,明媚的阳光照耀着这这古老的村庄。

  刚下车,一堵青砖城墙映入眼帘,城墙上方标注着“陕州天井窑院”的字样。

  村里人介绍,陕县地坑院不少,而最多的还属庙上村,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73座中,53座保存完好,20座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

  登上城墙顶,排列有序的地下院落一览无余,在蓝天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精巧别致,文章开头的“远看见树不见村,临近闻声不见人”也揭开谜底。

  下了城墙,走进地坑院,只见平整的土地上深挖约四、五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坑院十到十二米见方。在地坑上边沿,用土或青砖筑约四十厘米高的矮墙加以防护,当地人把它叫“拦马墙”,说是为了防止雨水流入和行人走夜路时不小心跌入。

  经过环窑洞的青砖小道,有一口水井,标识牌上写着:“公元前206年,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除了供应2—3户的人畜饮水及其他用水外,距井口3到4米处挖一小窑,可储藏红薯及青菜,无水井的人家也可到此绞水。”

  说起地坑院的好处,当地村民侃侃而谈,除了窑洞的冬暖夏凉之外,地坑窑院还抗震、防风、清静。游客经常会问到排水的问题,导游指着坑院中央的方地说:“这是一块菜园,可来储存一定量的雨水,旁边的这口四、五米深的旱井,是专门用来聚集雨水。”

  “陕县这里住地坑院有4000多年历史了,除了地坑院成本低‘只要掏力气就行’外,还同当地特殊的地貌有关,这里的黄土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导游说。

  地坑院上荧屏地下迷宫找出路

  院连院,院套院,为了游客们方便,靠近城墙的20多座院落已经连接起来,被规划成游客观光的旅游景点,分别命名为商务院、纺织院、石磨坊、民俗文化馆、抗日纪念馆等。

  各个院落馆内分别陈列有纺织机、锄犁,因为院落形状相似,而且套连,一个个观看、不知怎么的,我便和我们的人失去联系,在民俗文化馆、石磨坊巡回转,却发现又回到了原地,最终在房顶上老伴的指引下找到出口,上演了一场“地下迷宫找出路”的喜剧,同行的人员不禁叹道:“这就是陕塬人的智慧,想起了当年和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场景!”

  说起打鬼子,还有一段陕塬人的佳话!

  1902年,慈禧太后从西安返回北京路过豫西陕县,在陕县的行宫里吃了陕县名吃十碗席。高兴之余,慈禧把自己的美容器具太平车赏赐给了厨师。

  30年后,日本侵华女指挥官石谷弘子得知当年太平车赏给了厨师后,马上把陕县所有名厨抓来之后索要太平车。为了保护太平车,善良的地坑院人奋起反抗,用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和中国农民独有的智慧,利用地坑院的独特地理环境和鬼子斗智斗勇,最终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家园,保护了太平车。在庙上村,至今仍然设有慈禧太后的行宫。

 

 

 

 

http://s2/mw690/001Xd55agy6PBTa0I8121&690

 

 

http://s16/mw690/001Xd55agy6PBSTdWyj3f&690

                                           这是地下四合院的旅馆

 

 

http://s10/mw690/001Xd55agy6PBTp9g0169&690
                             这就是进入天井的唯一进口和出口(原来还有其他出口,为了旅游好管理,就把其他出口封闭了)。

 

http://s11/mw690/001Xd55agy6PBUGcmDwea&690
            老伴站在上面给我们指路呢


http://s8/mw690/001Xd55agy6PBSZW3cz17&690
                                         这是专门为游客留影设计的背景,来一张。

 

 

http://s13/mw690/001Xd55agy6PBUat3nm2c&690
                           全体旅游成员来一张庙上村的合影

 

 


http://s11/mw690/001Xd55agy6PBT3P2pc9a&690
                                      这是当地有名的十碗水席的由来。

 

 


http://s1/mw690/001Xd55agy6PBTeY3xm00&690
          这就是当年慈禧吃的十碗水席、十全十美哦,今天我们也来尝尝。


 

http://s4/mw690/001Xd55agy6PBTjHDtV93&690
                              这做饭烧菜的灶台,特殊吧,多节约能源。

     

 

         这个在电视上曾经看过的“地下四合院”,今天终于亲临其境,知道它的奥秘所在,也不枉来此一游。很感慨,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勤劳智慧的人民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是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为自己是其中一员而骄傲。   

 

 

 

 

                                2015年2月1日于贵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