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我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一到,大千世界的万物复苏了,一个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美好季节真的来到了。
今年因为特别的冷,所以,春节都没有回遵义。天气好了,清明节无能如何都要回去一趟。一是去李家和何家的墓地祭祀老人和亲人们;二是也和老朋友们聚会一下。我和老公“眼镜”提早几天就回到了遵义。因为要等上班的小辈们,所以,最初的几天,我们就抓紧时间分别和朋友们聚会。好久没有和最亲近的朋友聚会,大家见面还是那么的亲热,几十年的老朋友,不管分别的时间有多长,但友情是不会因时间而产生距离的。大家在一起,谈得最多还是年轻时的各种笑谈和出的洋相,常常使大家笑得前仰后翻的。我们有的电大同学还在上班,尽管他们都是属于在职的有一定职务的,但同学就是同学,这些都不会影响同学之间的那份情谊。这点,使我非常感动。希望我们的这份友情长存。
到了清明正式放假了,我们分别到了李家的墓地和何家的墓地。每家去的时候都很热闹,都是三辈人一起去扫墓,为的是,要让下一辈人,知道自己的老一辈在什么地方安息,以后好辈辈将清明扫墓延续下去。现在生活好了,几乎都有了私家车,开着车,走在乡间的公路上,车窗外一片片的油菜花像黄金铺成的金海,远处山上的梨花桃花也竞相开放,好像白银造就,成了金海银山,真漂亮,那油菜花的香味从车窗外扑面而来,使人的心情是那么的舒坦。
到了墓地,每家都拿出带来的扫墓的各种“亲,”因为按照我们这边的风俗,后人是男性就要在墓地上挂条状的“亲,”后人是女性就要在墓地上挂像灯笼似的“亲。”那家的墓地上挂的“亲”多,就说明这家的后人多,人丁兴旺,后人发达。还要在墓地前面的拜台上,摆上各种水果和点心,插上香烛,然后,按照辈分,分别磕头祭拜。最后,将带来的鞭炮,放上一通,告诉先人们,亲人们来过了。愿亲人们在天国安息放心。
在我父母亲的墓地前,每次我都会在心里默默的说:父亲母亲,我来看您们了,您们放心,何家的后人们都很好,事业学业有成,这些都是您们保佑的结果。希望您们在遥远的天国安息。继续保佑您的后人们,让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清明节的思念是一种怀念亲人的情结,也是让小辈们将这种中华民族的美德代代相传的最好体现,所以,清明的祭奠对于每个家庭都是一个重要的仪式,应该让它永续香火。
注:(“亲”就是我们这里用纸做的祭祀用品)
2012年4月4日清明于贵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