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6ac1527cx7880f5aaf30b&690
合唱演出中
http://s4/middle/6ac1527cxb5099be5c2a3&690
合唱演出中
http://s7/middle/6ac1527cxb509a22804f6&690
获奖后的合影
http://s10/middle/6ac1527cxb509a56f07a9&690
所有获奖单位的合影
第一排左起第三是 任刚
第五是 我
http://s6/middle/6ac1527cxb509a6c88485&690
获奖后的合影
http://s3/middle/6ac1527cxb509da3866f2&690
第八次蝉联成人大合唱冠军和地区领导及评委合影
由于遵义县南白艺术节一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群众和省、地驻县单位以及县委、县政府及所属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它的出现,正好顺应了民心和人们的喜好,所以,使它一出生,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牢固的群众基础。这就是一个县办艺术节,能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最开始的南白艺术节是每年都举行,从2003年起,每两年举行一届。而且随着群众高涨的热情,后来就增加了小合唱、舞蹈、独唱等等。
1987年起我们单位的大合唱连续八届都获得了冠军,这是一个骄人的成绩,是其他单位都不可能达到的。(后来我们也取得过不少冠军)现在回想起来,这其中有着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
从1987年的第二届艺术节起,我在组织合唱队时,就注意了许多的细节,有哲人不是说:细节决定成败吗?既然这项工作领导相信我,由我负责,那我就一定要搞好。
首先是选歌上,我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选唱的歌曲既要符合时代的审美,也要符合我们单位人的基本素质。所以,使我成了这方面的有心人,平时经常到书店,看到有合唱歌曲的书就买下。还经常到图书馆去,翻翻《歌曲》之类的杂志,看看又有没有什么新的合唱歌曲。
第二就是在挑选合唱队员时,尽量首先要考虑到嗓音这个基本的条件和本人是否热爱歌唱。
第三就是在训练的时候,本着“字正腔圆”这个原则来进行。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亲身体会。因为你在歌唱的时候,如果你连字都读不准,就是我们所说的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都必须搞清楚,否则,那就是一个真正的大白嗓,更谈不上什么腔圆了。在这方面,李家会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因为他是天津人,普通话很标准。每次决定下大合唱的曲目后,我就请他将歌词里有关的翘舌和后鼻音之类的标出来,省去了我翻字典。然后,在教唱歌以前,把有关的字写在黑板上,教大家首先要把歌词用普通话读准,尤其是翘舌音,因为我们遵义话没有翘舌音,所以,读准普通话对歌唱太重要了。
在此基础上,再来谈腔圆的事。对于腔圆的事,其实我那时也就是凭着自己一些亲身体会来教我们的职工。我那时的理解是,唱歌肯定是要用“气息”来支撑,才能唱得好听和唱漂亮的高音。那这个“气息”从什么地方来呢?就从人的丹田和胸腔以及头腔来。那时,我在教唱歌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通过丹田把气息送到头腔,再通过正确的口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把声音竖起来,再通过鼻腔和嘴发出声来,就能获得最好听的声音。我常常是现身说法,我也常常学某些人的大白嗓和科学的发声方法作对比让职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因为我常常都是很形象化的给职工讲,所以,每次都会让职工发出会意的笑声,而且也明白了我的一片苦心。说老实话,我们的职工对我还是很信服的。就是这样的精诚所致,使我们职工歌唱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第四就是在音准上下功夫。每次唱歌前,我们都坚持练音阶和练声,由贾福兵拉手风琴来带着大家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没有简谱基础的职工,尽量的接触一些简谱知识。那时我们一道从文化馆来的老队员也调走了一部分,只剩下了不到十人。但我们这些老队员是相当团结的,把他们分布在四个声部,起一个领头的作用。
从第二届艺术节开始,我们就练习分声部的歌曲。应该说,我们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当别的单位停留在唱一个声部的时候,我们已经又超前走了。四个声部对我教唱来说,又增加了难度。好在我们练歌的地方还行,紧挨办公室。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将合唱队员,分在四个地方,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教,还是坚持我唱谱,队员们填词,一段一段的教,教会一个声部,就由我们的老队员带着练。四个声部练得差不多了,再在一起练习。就这样,本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我们终于完成一首首有难度的歌曲。
现在我回想起来,我当时坚持唱谱,日久天长,我们的职工终于对简谱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有很多职工,可以唱一些简单的简谱了,回到家自己练习的时候,就没有那么费劲了。
当然一个合唱团的指挥也是相当重要的角色,而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叫任刚指挥,也是有点难为任刚了,因为他之前出过车祸,右手伸不直,有些弯曲。但叫了几个人来试,都不恰当,最后还是决定任刚来担任指挥。任刚之前也没有指挥过,他擅长吹笛子,以前还经常笛子独奏呢。任刚接到这个任务后,就非常的用心去学习,向电视上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学习。再加上,任刚的爱人肖成会也在合唱队,也给了任刚不少的帮助。每次练完歌回到家,肖成会就当合唱队员,任刚就练习指挥。他们俩口子经常在家里练习。所以任刚进本很快。
我在教唱歌的时候,他从来都是在场,有时也帮助我教唱,当然,这也是他熟悉歌曲的最好时机。任刚指挥很投入,也很风趣,能在台上调动人的热情。所以,1987年的艺术节,我们获得了成人大合唱的第一名。而任刚也获得了最佳指挥奖。而且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团结的队伍。每次练完歌后,我们基本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练习,每次练完歌后,我们的老队员都会自觉的留下来,他们是李家会,任刚、杨正常、胡作华、贾福兵、肖成会、吕作风、杨兴容等,我们会就当天的练唱,进行探讨,看还有那些问题需要改进,那些声部需要加强指导……。
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的文化馆的钱忠诚老师,那时,他经常到我们单位看看,指导指导,尽管这是他的工作,但钱老师也对我们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对我们特别的关照。他每次来都要背着沉重的手风琴,给我们伴奏。给我们提一些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特别要提到的是,当年,电视播放《渴望》的时候,那真是万人空巷,里面的插曲,可以说是人人皆知。钱忠诚老师,就将《渴望》的插曲和另外一首通俗歌曲《天上有个月亮》改编成合唱曲,由我们单位演唱。那一届的合唱,我们的合唱获得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迎合了人们的心里。当然,也获得了评委的认可。那一次,领唱是王帮琼和杨文勇,朗诵是我。我们又是毫无争议的获得了冠军。
在我的记忆里,最难忘的是,1989年的南白之夏艺术节,正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我们合唱队以气势磅礴的四声部合唱歌曲《长江之歌》和一曲充满民族风味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蝉联南白之夏艺术节成人大合唱三连冠。这个成绩确实来自不易,是因为,担任领唱的我,由于太劳累了,我的嗓子有些嘶哑了,怎么办,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大家都很着急,我们医务室的医生为我想了很多的办法,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任刚和李家会们,都叫我在排练的时候,尽量少说话,有什么话,由他们带言。在正式演出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富有戏剧性,那一届艺术节,有几个单位都有领唱,在我们前面和后面的领唱,都唱走调了,那就意味着,比赛的评分将要大打折扣,因为音准是歌唱的第一要素。
到我们演出的时候,我充分的利用气息将声音发出,当我领唱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的第一句,“路边的花儿正在开哟,树上果儿等人摘……,观众就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们成功了。过后,职工们都称赞我:临危不乱,顶住了那么大的压力。这个过程之间我还历历在目。
过后,来自省,地有关的评委对我们的评价是:训练有素,具有专业合唱团的水平。(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每次艺术节的评委都是请的省,地的有关权威人士)。
2011年12月28日于贵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