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昨天去军训了,要去四天。这件事,去参加军训肯定对孩子有好处,可以锻炼孩子的体力,毅力、耐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是举双手赞成。现在学校对孩子的锻炼军训还是一件好事。大学新生要军训,高中新生要军训,初中新生也要军训了。不过,我在想,其实光军训对孩子的锻炼还不够,还应该增加农训——就是到农村去锻炼。
回想我们在读中学的时候,从初一起,每学年要放两次农忙假。上半年在5月下旬,下半年在10月初放农忙假,一般是半月左右。放假期间,农村的同学回家帮助父母做农活。居民的同学由学校集中到农村,然后分散住在农民家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休。劳动之余,还要帮助所在的农家做家务,如做饭,打猪草切猪草之类的。
上半年的农活主要是收小麦,种玉米、种水稻。这些农活我统统都干过。比如说割小麦的时候,割下的小麦要将手握的部分握紧,然后将麦粒部分撒开,两把交叉放在一起,只要掌握了要领,你就会看到,割下的小麦就像是摆放的两束鲜花,尤其是随着麦拢的增长,那真是好看极了。就为这,我常常会受到那些老农的赞杨,说我学得快,手巧。
再说插秧(就是种水稻),也是一件不好干的农活。那时的插秧,要分包秧,铲秧、白水秧。
尤其是包秧是最不好插的,为了保住秧苗营养不流失,插秧时,每两三个人推一个木盆,里面就是秧苗,插秧时就要把附在秧苗上的营养泥一起插上,那么,每次都必须把一大块带泥土的秧苗摊在左手上,一天下来,真是不光是腰疼,手臂更是酸痛的抬都抬不起。因为我从小就好强,所以,再疼,我也会忍着。第二天,照样出工。
那包秧也是不好插的,所谓包秧,就是每次插秧时,三两个人共用一个小盆,里面装上营养肥,每次都必须将秧苗沾上营养肥,再将秧苗插入水中。如果你怕脏,怕臭,那是干不了这活的,因为为了赶活,你根本顾不了什么脏啊臭啊之类的,就想着,赶快干完,好休息。这样的活干完几天后,手上的农肥味还残存着,要好几天才消失。
遇到插白水秧的天,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相比下来,插白水秧是最轻松的活了。不过,插白水秧,就要比速度了。因为农村有个风俗,就是插秧时,如果你插慢了,就会被关乌龟,就会被周围的插秧的人关在水田的中央,很难堪的。所以,为了不让被关乌龟,我也就豁出去了。我就细细观察老农是怎么插的,掌握插秧的要领,就是,腰不能直,头不能太低,眼睛要看着前方,手要快,秧苗要随着手指直直的插入水中。所以,我还没被关过乌龟。还常常受到老农的表扬。这样的农活尽管很累,但劳动给人的快乐也会让人忘却一切劳累。这就是劳动给人的最大享受。
遇到下雨的时候,插秧也是不能休息的,因为要抢农时,所以,我们常常是背着厚厚的蓑衣(就是一种用草编织的近似的雨衣),带着斗笠,冒雨都在水田里插秧,现在想想,都觉得,那时那么小小年纪真就那么能吃苦,就那么有耐力。
下半年的农活主要是收割水稻,割水稻,跟割小麦差不多,也是既要割的快,也要摆放整齐好看。其实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是很讲究劳动的艺术的,你别看老农们,他们也是很有艺术的眼光和欣赏能力的,只不过,他们不大善于表达而已。
别看过了几十年,就是如今,我还能记得这些农活的要领。这就是劳动给人的记忆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尽管劳动中我们也受过伤,也流过泪,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通过这样的锻炼,一种潜消默化的潜质慢慢的锻炼着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经受着一个个的磨难和考验。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这就足以。
而我们的孙辈们,真是蜜罐里长大的,他们就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新一代。尽管他们在电子信息方面是专家,可他们在这方面是缺失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样的劳动才能更锻炼他们,使他们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来之不易;什么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粒”;什么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知我们教育部门对这方面是否有所考虑,除了军训,是否也搞个什么农训之类的,就太好了。为了我们的下一代知识更全面,意志更坚强,人格更完美,希望我们的孙辈们也去农村锻炼锻炼。身上沾一身泥土,心里就会多一份沉淀。
2011年10月19日于贵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