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淑敏2010
何淑敏201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62
  • 关注人气:3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之一

(2011-05-07 08:42:25)

 

    朋友——就是有交情的人。好朋友就是交情更深的人。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朋友,但最终一生中就那么几个最要好的朋友,会陪伴你,直到永远。相互之间相互牵挂,相互关心,相互提醒,我理解的好朋友就是这样的。

    1955年回到老家时,我除了家人,其他人一个也不认识。我头一个认识了同院子的碧芬,她和我同年,个头和我差不多,她对我很热情,主动和我打招呼,尽量接近我,慢慢的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那时没有什么好玩的,每天,我们俩就在院子的后面的一个玫瑰花丛中玩过家家,其实就是用一些瓦片当碗,花叶和野菜当饭菜,对此,我们每天都玩得津津有味。遇到下雨天,我们就到碧芬家楼上去玩,也没有什么好玩的,还是玩过家家,只不过是用一些布来折各种玩具而已。这样的日子,大概有半年,我就到遵义伯父家上小学了,走时,碧芬和我依依不舍,不过,这样的友谊,使我到了遵义,也常常想念碧芬。只要见到家乡的人,我都会问碧芬的情况。

    小学阶段我和碧芬几乎没有见过面,因为我就没有回过老家。

    到了中学,因为隔老家近了,星期六我有时就会回老家去,尽管我和碧芬,分别有六年之久,但当我们再次见面时,却没有半点的生疏,还是像老朋友一样亲热。不一样的是,因为我们都是少年了,慢慢的表现出了我们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唱歌。只不过,因为我在城里呆了几年,会唱的歌比她要多一些,我就尽量教她唱。碧芬嗓子也很好,我们常常在她住的阁楼里呆上半天,不停的唱歌,直到唱不动为止。

   尤其是我读中学暑假的时候,我们耍的好的几个小姐妹,就在碧芬家的堂屋编草帽,我们那里几乎家家都编草帽,就是把农民的麦草尖摘下来,然后用硫磺熏白,再来编草帽。编草帽就是用一根木板凳再加上一块鹅卵石就行了,鹅卵石的作用就是在编的过程中,时不时的用鹅卵石把草帽磨平。因为我是半路出家,所以,我编得不好,不过,也将就。一个草帽就只能卖两三角钱而已。

    每天,我们最高兴的事,就是大声的唱歌,当然,主角是我,碧芬和其他人也唱,我们的歌声唱得半条街都能听见,常常引得路人停下脚步洗耳恭听。

   初中毕业后,她考上了我就读学校的高中,但因为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她就没有来上成高中,手中的通知书,就成了永远的纪念。

   上山下乡后,我又和碧芬分开了,因为,我不在家乡上山下乡,所以,我们之间很少见面,只不过,我们都长大,就用写信来表示相互之间的朋友之情。

   因为碧芬家庭出身好,所以,她于1968年年底参加了工作,比“眼镜”晚几个月,不过,他们都属于当时的幸运儿。碧芬工作的地方属于当时最保密的微波站,在娄山关山上。

   我去过一次,坐车只能坐到娄山关山口,(除了微波站的车,其它车很少有上山的,)然后再走路上山,大概有十几里路,沿着公路上山。路的两边都是苍松翠柏,云雾缭绕,一幅“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图画。娄山关因当年红军长征鏖战和毛泽东1935年二月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而闻名天下。

   娄山关山上,还盛产各种药材和竹笋,真是一座富饶的山脉。

   到了微波站,那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偌大的娄山关山顶上,就那么孤零零的几座房子,有机房有职工宿舍有食堂。山上一年四季都是雾气沉沉,就因为这样,房子的外边砖头,都因雾气腐蚀得斑斑点点的,就是最热的天在山上,也得穿棉衣。碧芬们因为一个月才下山一次,所以,吃的菜也得存上一个月,所以,吃不上什么新鲜菜。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和睡觉,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最多就是休息的时候到附近的山上采药材,如天麻之类。也不能走得太远,因为有野兽。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见狼叫。

   碧芬在山上工作了多年,最后因为结婚后,才调离微波站,下了山。

   后来她有了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老公就是她的同学,他们感情很好,因为毕竟志同道合。后来,我把我儿子给她作干儿子,我们之间的感情就更深了。

   不过,因为她的性格和我是两回事,我们也有分歧的时候。她是个慢性子,什么都是不慌不忙的,而且不大管家务事,对孩子也很迁就,所以我经常说她,可她只是笑笑而已。就因为这,我儿子长大后,就不大去她干妈家,因为我儿子也是一个急性子,看到他干妈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他也急。我们要去她家吃个饭,如果你不去帮忙,你不要想吃这顿饭。你说,这样的人真是急死人。

   碧芬的老公前两年去世了,就是喜欢喝酒而引起的高血压,死的时候,就因为喝了酒后,就到歌厅唱歌而引起高血压发着而倒在歌厅里,真是可惜。当时,碧芬给我打电话说:杨三(她老公)走了。我说:到哪儿去了?出差吗?她说:不是,是死了。我真是大吃一惊,毕竟只有五十多岁,正是当年的时候。过后一想,这就应那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杨三就喜欢喝酒,我们曾劝过多次,叫他少喝一点,他每次都说,没关系,我知道自己的酒量,不用担心。

   碧芬的老公死后,没两年,她也生了一场大病,真是祸不单行。碧芬也是脑溢血,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完全,合唱团她也没有去了,因为她走路都有些不稳。我倒是经常打电话说她,叫她多动手,加强锻炼,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要什么都指使保姆,靠别人不是办法,只有自食其力才是长久之计。她听些,不过,还是性格所致,就让她慢慢的恢复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的乐趣
后一篇:“苹果”识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